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坚持文化自信 增强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蒋惠莉
//www.workercn.cn2016-07-11来源:西安日报
分享到: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思想深邃、内涵丰富,语言生动,充满自信,包含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阐述、新论断。在初步学习中,由于所从事的工作,自己感受最深的就是“文化自信”在最高领导人面向全党全国的重要讲话中被提了出来,充分显示了我们党对文化的高度重视。

  记得2014年初,习总书记回陕视察时对陕西工作提出五个“扎实推进”,其中第三个就是“扎实推进文化建设”,并讲到了“文化自信”的问题。2014年10月,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提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次习总书记在讲话中又明确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由此可见,总书记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提,显示了文化自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的极端重要性,把我们党对文化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基因、血脉和传统,一个民族,只有她的文化存在着,这个民族才存在着。正如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所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们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总书记这段话强调了文化的基础性作用,阐述了坚持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坚持文化自信其实就是要打牢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根基、文化根基,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有机融合,增强中国软实力,提升全民族的文化自觉,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坚持文化自信,就要推进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万人民、为伟大的祖国鼓与呼。先秦时期,我国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兴盛局面,开创了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鼎盛期。二十世纪初,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提倡白话文、反对八股文,提倡民主与科学为主张,直接促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全民族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引擎。革命战争年代,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革命根据地文艺工作的蓬勃开展,《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白毛女》《血泪仇》等文艺作品的面世,激励着中国人民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建立了新中国。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陕西是文化资源大省,我们应当充分利用丰富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创新发展,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和提升各类博物馆、传习所建设,让文物活起来,让民间技艺传承下去,发掘和讲好闪烁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文化之光的中国故事,运用文学、影视、舞台艺术等多种形式,弘扬其中国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

  坚持文化自信,就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和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发展。总书记的讲话阐明了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

  在现阶段,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也处于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违反党纪国法,实在触目惊心。因此,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刻不容缓。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要积极响应总书记的号召,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爱国主义、改革创新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构建我们的精神家园。同时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开拓创新,繁荣我国文艺,增强文化自信。

  坚持文化自信,就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优秀文艺作品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水平。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吸引、引导、启迪人们必须有好的作品,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也必须有好作品。在现阶段,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包括文艺作品在内的文化产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要求也更高了。要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首先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了解人民的喜怒哀乐,发现人间真善美,创作出讴歌奋斗人生、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的文艺作品。其次要创新思路,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第三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加大优秀文化的传播范围和传播力度。第四要加强文艺队伍建设,加强新人培养,增强文艺从业人员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学陕军、影视陕军、戏剧陕军、美术陕军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化自信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坚定了信心,增添了动力,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让我们携手共进,搞好文化工作,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作者系陕西省政府参事、省作协原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