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石述思-正文
记者偶遇书记为何舆论莫名惊诧?
//www.workercn.cn2014-01-05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
分享到:更多

    当爆出郑州电视台记者在地铁偶遇本市书记吴天君自己买票坐地铁的新闻后,不少网友的第一感觉竟是:我和我的小伙伴惊呆了。

    于是偶遇事件便被铺天盖地的质疑声包围:是不是作秀?是不是策划?是不是拍马?

    结果,逼着当地市委出来为书记辩解:吴天君12月30日上午有两个活动,9点开始的河南省政协新年茶话会,和10点开始的郑州市委党外人士座谈会。新年茶话会在位于郑东新区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一直延续到10点多,若要乘车赶往郑州市委党外人士座谈会会场,路上一般需要30分钟到40分钟。吴天君担心路上耽误时间太久,决定乘坐刚刚开通的郑州首条地铁,顺便体验一下运行情况,听听市民意见。宣传部的同志还披露,市委书记喜欢到处走走,“平时也会骑自行车在市里逛逛”。

    作为人民公仆的带头人,放弃官车,挤挤人民经常乘坐的地铁,与人民零距离接触,本来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谁料被电视台记者偶遇出了麻烦,其中究竟耐人寻味。

    这次风波至少表明,地方官员尤其是主要领导深入群众虽然开始起步,但还绝非常态,一旦出现在群众中或基层一线,还会引起记者高度关注,招来人民群众各种猜测。

    毕竟,一些党的干部脱离群众久矣,公众更习惯电视头条上的书记,而不是地铁里的领导。纽约72岁的前市长博隆伯格为了避开堵车高峰,坐地铁是司空见惯,而伦敦市长鲍里斯·约翰逊是当地地铁常客,最近还跑到北京体验地铁一号线,发出感叹“人多、票价便宜”。当地市民谁也没有觉得奇怪,媒体也丧失了与其偶遇的兴趣。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公仆更应与群众亲密无间,成为情感利益一致的贴心人。

    这同时说明,过去一些干部下基层往往搞得声势浩大,形式主义严重,与其说亲民不如说是扰民,作秀之说不绝于耳,给群众留下了根深蒂固的不良印象,要想彻底扭转还需要时间。就郑州吴书记而言,如果不使群众再因偶遇受惊,就需领导长期坚持乘坐地铁,随时随地零距离了解民情民意。久了,这就不是新闻,而变成口碑。

    必须承认,中央出台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一年来,过去在社会上蔓延成风的大吃大喝、出门封路、豪华庆典已得到极大遏制,连茅台酒都放下身段走亲民路线,不少做官府生意的高档餐厅不是转型就是关张,人民拍手称快。

    在此背景下,一个市委书记坐地铁事件被舆论热议,还是在提醒决策者:一定要将这些得民心、顺民意的善政有效坚持下去,毕竟,相当多群众还在观察甚至怀疑的目光中盯着自己的公仆。因此,偶遇事件背后,与其说是群众对干部不信任感的爆发,不如说是其对干部们的鞭策和激励。

    一次偶遇并不难,难的是天天遇到,以至于群众浑然不觉,把干部当成自己的一员,把机关当成贴心的服务型机构,再没有高高的围墙和戒备森严的武警阻隔,每个官员都能对有诉求的公众真诚相待,及时排忧解难。

    2014年第一期新闻联播留下一个温暖的结尾:“人们说2013就是爱你一生,2014是爱你一世,新闻联播和你一起,传承一生一世的爱和正能量。”

    希望更多的公仆走出偶遇群众的惊诧与猜疑,变成新闻联播正能量的主角——心里有主人,真心爱主人。

    这应该成为官员们共同的中国梦。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