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会十七大代表聚焦“高素质”“高技能”——如何让更多产业工人成为能工巧匠?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18-10-24 07:04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群 周有强 黄康

“天下人都能成为师傅。”在聆听党中央致词和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后,连续三届蝉联建筑行业职工技能大赛电工状元的张晓炜代表,对自己一直信奉的职业信条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

作为宁夏正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电气总工程师,张晓炜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25年。“新时期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不光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更要敢于创新、持续创新。”他认为,对于一名产业工人而言,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不仅是安身立业之本,更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在工会十七大上,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代表最关心的话题之一就是:如何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产业工人,如何让更多的产业工人成为能工巧匠?

坚持和实干是最可贵的力量

1993年,14岁的张晓炜离开家乡——宁夏西吉县震湖乡,成为一名建筑行业的农民工。

25年过去了,张晓炜实现了从一名最普通的体力劳动者到优秀产业工人的华丽转身,获得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最美青工等多项殊荣,并且拥有多项发明专利。

在他看来,要成为一名高素质、高技能的产业工人一定要做到“耳勤嘴勤腿勤”“多听多问多调研”。但他也深知,“要长期坚持下来并非易事”。多年来,他在日常工作中一直把竣工的图纸全部收集起来,一闲下来就拿出来反复查看,还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

成功的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对于很多“声名远扬”的技术能手来说,坚持和实干是他们最为可贵的力量和法宝。

攀钢集团西昌钢钒有限公司炼铁厂点检组长、首席技师杨林代表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小发明能够扬名国际,更没有想到过自己会成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

曾获得“四川工匠”、四川省劳动模范的杨林,2013年获得了第65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银奖。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二十几项授权专利。谈及各项发明创造,杨林如数家珍,满脸自豪。

杨林的日常工作是负责企业设备的点检与维护,要时刻确保设备设施及场所处于良好状态。多年来,他的手机从不关机,确保随时能与工友保持联系,“半夜返回企业维修设备是常事”。

“很多技术类工作都是比较枯燥的,要想在实际工作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有敬业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对每个环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持续进步。”杨林说。

传承薪火更要勇于创新

让精益求精成为一种习惯——采访中记者发现,优秀的产业工人都已把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自身血脉,更以务实的态度将其落实到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之中。

贵州省劳动模范、航空报国优秀贡献奖、贵州最美劳动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0月23日,在京西宾馆的一间会议室内,陶安代表指着胸前4块金光闪闪的奖牌向记者一一介绍。

作为中国航发贵州红林航空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工装设备事业部车工班的一名车工,陶安31年来一直扎根在生产一线,潜心钻研技术。

“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10月22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听到工会十七大报告中的这句话时,陶安很振奋,感觉报告说到了自己的心坎里。

“我父亲也是位劳动模范。他告诉我,要做好技工,就得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如今,他已从众多师傅的徒弟,变成了众多徒弟的师傅。传授技能,他总是毫无保留。看到徒弟在各项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他感到由衷高兴。

传承薪火、潜心做事并不意味着循规蹈矩、一成不变,思维开阔、勇于创新成为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必备素质。

河南省平原光电有限公司数控技术工人梁兵代表是该省选树的首批10名“中原大工匠”之一。

在工友眼中,梁兵“很傻”。别人不干的活,他揽下来;难以攻克的技术,他抢着做。“我就是不满足,做一个东西总想着创新一下,比如改下参数,调个角度,就能验证有没有新的成效。”在梁兵看来,这种探索未知的过程乐趣十足。

梁兵认为,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一名高技能人才不仅要有手艺,要懂电脑知识、会解方程,还要看得懂英文资料。在大会间隙,他每天晚上看完会议材料后,还要抽出时间琢磨一款最新的编程软件。“等我完全学会后就可以向厂里的工友们推广了。”

迈向制造强国的有生力量

“一线产业工人来源不足,高技能人才偏少。” 10月23日上午,河北沧州市总工会主席王晓燕在河北代表团分组讨论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她认为,培育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工会组织的责任重大,应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搭建平台把领军人才选出来,继而带动影响更多职工,让一线产业工人成长有通道,让高水平技术工人在社会上有地位。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产业工人正是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有生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也已成为必然要求。

2017年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围绕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队伍思想政治建设、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运用互联网促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创新产业工人发展制度、强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5个方面,提出25条改革举措。

在全国,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潮已起,产业工人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杨林所在的企业工会正在持续实施职工技能培训工程,持续为职工提供去高校深造学习的机会,不间断地开展劳动技能大赛,产业工人培训已走上规范化和常态化轨道。

“总结推广一批经验做法,推动完善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改进技能评价方式……”实现工会十七大报告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打造培育更多“能工巧匠”的绿色通道。(中工网北京10月23日电)

责任编辑:葛文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