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2015年全国劳模 | 从农民工成长为“知识型新型工人”看巨晓林的工作法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8-12 09:29

巨晓林

  干了30多年的铁路接触网施工,他记下了近300万字的笔记。虽然只有高中学历,但他编撰的《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成为铁路施工一线“宝典”。

  他就是巨晓林,中国中铁电气化局集团一公司技术员。参加工作32年,他先后参加过大秦线、京郑线、哈大线、京沪高铁等10多项国家铁路重点工程建设,创新施工方法143项。他从一名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享誉全国的“知识型新型工人、农民工楷模”。

  从小,巨晓林就喜欢铁路,喜欢火车。20世纪50年代,国家修建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宝成线宝鸡至凤州段经过他的家乡,很多同乡都参加了这条铁路的建设。他梦想有一天自己也能穿上蓝色制服,成为一名铁路电气化工人。

  1987年春天,他赶到15公里外的蔡家坡站,第一次坐火车,踏上北去的列车,前往中铁电气化局一公司三段铁路工地打工。自此和铁路电气化建设结下不解之缘。

  刚上班,巨晓林看着一张张犹如天书的施工图纸和一堆堆叫不上名称的接触网零部件直发蒙。

  带他的师傅鼓励他:“别急,慢慢来,只要下苦功,没有学不会的。”白天跟着师傅学,晚上撵着师傅问,营地熄灯以后,还悄悄地打着手电筒学习,工友纳闷:“你一个农民工,学那玩意儿干啥?”他说:“咱一个农家子弟,找份工作不容易。干,就要干好!咱农民工也要努力学技术,成为懂行的人。”

  铁路接触网是技术密集型工种,为掌握施工技术,他买了30多本专业书,甚至包括大学课本,抓住一切时间去学习。项目部领导知道了,特批他的宿舍熄灯时间推迟1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9年夏天,巨晓林和工友们在北同蒲铁路工地进行接触网架线作业时,居然解决了一个施工难点。当时,巨晓林发现每一个悬挂点都要人肩扛电线爬上爬下,十分辛苦。怎么能省点力气呢?他尝试用一个铁丝套挂住滑轮使用,一下省了不少劲。这个架线方法立刻被推广使用,效率一下提高了两倍。

  从此,他的工作服口袋里又多了一个小本子,施工中遇到的问题,都随手记下来,一有空就去琢磨。

  铁路发展迅猛,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来到铁路电气化工地。巨晓林渐渐萌生了编写一部工具书的想法,想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新工友。

  写书,对于他这个高中生来说,就是攀登一座高山。

  在大家支持下,历经三年多巨晓林终于写作完成《接触网施工经验和方法》。中铁电气化局组织专家对书稿进行科学论证和精心修改,编印成书,发到全局数千名接触网工手中。

  2010年5月,巨晓林更作为高技能人才,被选调到举世瞩目的京沪高铁参加施工技术攻关,公司聘任巨晓林为“工人导师”。巨晓林所在的一队三班被公司正式命名为“巨晓林班组”。

  在担任全总兼职副主席后,巨晓林带领“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能工巧匠,开展技术攻关、技术革新等活动,累计取得技术创新成果346项,8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表彰,30多项成果已在企业得到应用推广,产生直接或间接效益2000多万元。

  2018年9月,中国工人出版社正式出版了《巨晓林工作法——接触网施工》。

  从一个普通的农民工成长为大国工匠、全国劳动模范并参政议政,巨晓林成长路上的“工作法”,正激励更多的人为梦想而奋斗。(北京日报记者 金可)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