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华
“国家如此强大,科技创新为我们地质钻探不断添加动力,我这颗‘钻头’也一定会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前行。”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回到安徽的朱恒银非常激动。
朱恒银是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高级工程师。自40多年前来到地质队从事钻探工作以来,朱恒银一直“没换过单位、没换过工种”,他一心只想把他“最喜欢的一件事”做好。
做过地质工作的人都知道,在地质工作中,钻探可谓是“艰苦中的艰苦”。钻机一旦在野外运转起来,就必须一天24小时有人值守。回忆刚上班时的情景,朱恒银说:“在荒无人烟的野外,有时环境十分恶劣,我们只能带着柴油,提着马灯,在野地里穿行、生活。”
朱恒银工作的第一站是在霍邱县。住在用土坯垒筑砌成的“干打垒”房子里,有时甚至是住在当地老百姓家里的牛棚里,朱恒银开启了自己的“钻探人生”。和朱恒银一起参加招工的,相当一部分在看到地质队的艰苦工作场景后第二天就想方设法返回了。
尽管当时的条件异常艰苦,朱恒银还是坚持留了下来。单位里大多数同事仅初中毕业,有着高中文化程度的朱恒银算是“高学历”。而他并没有辜负自己的“高学历”,不仅十分爱动脑筋,而且搞起了很多“小改小革”。
“我所有的‘小改小革’都是针对钻探操作中的实际问题,改了以后马上就能投入使用,使用之后马上就能产生效益。”朱恒银说,他在20几岁时,就因为多个“小改小革”而获得过茶杯、脸盆之类的奖励。有一次,朱恒银甚至获得了一台收音机,这在当时可是一个令人十分羡慕的奖品。
当了几年钻探工人的朱恒银后来有了一个学习深造的机会。在安徽省地质职工大学,朱恒银选了探矿工程专业进行学习。学习3年后,朱恒银回到当初的地质队,而他的很多同学后来都选择了转行。
此后的朱恒银,不能再用“小改小革”来形容他的创新了。
在安徽霍邱、庐枞铁矿,铜陵冬瓜山、安庆月山、滁州琅琊山铜矿,大别山钼、金、铅锌等大型和特大型矿区的地质勘探工作中,朱恒银和他的团队攻坚克难,屡创佳绩。他带领团队研发的多项地质钻探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深部钻探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皖南盆地的页岩气钻探现场,朱恒银彻底颠覆传统的钻头互换技术,将原本需要30多个小时的取芯时间一下子缩短到40分钟。
滁州琅琊山铜矿一度被判定为资源枯竭矿井。当时,这座已经开采了50多年的铜矿在500米以浅的深度范围内资源接近枯竭,矿山里3000多名职工一度面临再就业困境。朱恒银创新使用的定向钻探技术,让一个10万吨的铜矿床惊现世人面前,矿山的开采寿命,因此延长30年。这项技术在全国50多个矿区推广应用后,产生的经济效益高达数千亿元。
2013年,在庐枞盆地科学钻探选址预研究中,朱恒银团队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终孔深度达3008.29米的特深孔。这在当时全国范围实施的6个科学钻探预导孔中,不仅孔深最深,而且施工周期最短。
由于每年在野外工作长达200多天,朱恒银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以至于只要他到钻机前走一走,就能发现别人难以察觉的问题。为了让这些经验帮助更多的人,朱恒银工作之余写了两本共计100万字的专著。此外,朱恒银还积极参与部分钻探领域的前瞻性课题研究。
朱恒银说,即便现在自己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但是仍然歇不住,因为“一旦看到了什么问题,就想去琢磨琢磨、研究研究”。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