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 记者 康劲 通讯员 马玉洁 魏志鹏
“30多天,连开40多场技能培训班,培养了电钳、机加工、冷作工、电焊4个等工种的200多名高徒……”这是从2月10日开始,全国劳模阙卫平的工作日志。
“我以前使用气割枪,技能掌握不好,总有熔渣,经过培训,我的工作能力提升非常大,气割功夫显著提升。”学徒梁涛是一名铆工,疫情来袭,生产任务少,阙卫平就利用这个机会,现场分三、四个批次进行培训,帮助他补上了技能“短板”。
作为兰石集团重装公司冷作工首席操作师,阙卫平从事冷作划线工作37年,一把卷尺、一支石笔,从不离身,保持了“零失误”的纪录,成为装备制造行业的传奇,被誉为“中华第一尺”。他创新工艺方式方法,先后参与完成了500余台大型加氢反应器、四合一连续重整反应器、螺纹锁紧环式换热器等多项国家重大装备攻关项目的生产制造,产品主体合格率达到100%,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推动了中国压力容器设备大型化、国产化进程,为我国炼油化工装备工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中华技能大奖”“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这两年,作为国家级劳模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负责人,阙卫平每年培养青工上百人,完成技术创新百余项,10余人在省、市、集团级技术比赛中获得“技术能手”称号。
2月1日公司复工,从上班第一天开始,阙卫平每天第一个来到办公室,先做办公室的消毒防疫,然后就打开电脑协调落实每天的培训任务,有时是三五人的“小班教学”、有时是走进车间“手把手”教练,更多的时候则是通过手机上的软件“屏对屏”教学。空闲下来,就主动去值守公司大门,对进出公司的车辆和人员进行体温检测和消毒等防疫工作。阙卫平说,“作为一名技术工人,不能向医务人员一样奔赴前线,参与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能做的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优势,为国家为公司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兰石集团重装公司始建于1953年,是中国石化装备制造业的先行者和也是为国家石油化工行业提供核心装备的骨干企业。2019年以来,兰石集团工会充分发挥“阙卫平劳模创新工作室”等8个劳模创新工作室的传帮带效应,组织各类培训152期,培训技术工人1200余人次,完成技术创新和技术革新项目22项,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权3项,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高技能人才保障。
企业正是在一大批劳模工匠的带领下,全面复工,提速开局。在确保职工安全健康的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工序、班次、进度,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保证了产品顺利完工。2月27日,一辆又一辆准备就绪的运输车接连驶出兰石重装的厂房,制造完工的12台天然气储罐发往俄罗斯阿穆尔天然气处理厂,将为促进中俄两国战略合作,保障国家能源战略安全,推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区域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