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85后全国劳模徐川子深感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也更加明确了自己和团队未来努力的方向:“要积极参加群众性创造活动,汇聚蓬勃力量,青年人要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11月24日,北京天气晴朗,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人民大会堂显得格外庄重而宏伟。这一天,徐川子披上鲜红的绶带踏入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工作中的徐川子。
不爱红妆爱“工装”
“穿上‘工装蓝’一干12年,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拼搏,以及团队的协作和支持,从一名基层一线的电表安装人员一步一步成长为全国劳模。”徐川子的话语中有着对奋斗岁月的感慨,更多的是透着坚定的信念。因为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每个字都让徐川子感到无比振奋,如今已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滨江供电分公司市场客户部(互联网事业部)主任的她,正是遵循着这条道路脚踏实地、矢志不渝地走到了今天。
徐川子出生在杭州青江口岸的老街上。离江岸不远的场口变电站是父亲徐建明工作的地方,也成为触发她理想的起飞点。很多人不理解,一个浙大毕业的高材生,为什么去做一名基层电力工人,连妈妈也说,穿上工装,都看不出女孩子的样子来。但徐川子却说,穿上这套工装,感觉特别精神。
别人眼里辛苦枯燥的电力装表工作,在徐川子眼中充满艺术的美感。每一次,她都要把所有的线路排布整齐,不仅横平竖直,转角还得基本达到90度。
在基层的一次次装表成就了一次次积累,一遍遍思考转化为点点滴滴的沉淀。浙江大学老校长竺可桢两个叩问灵魂的问题——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在这个过程中徐川子的内心形成了清晰的答案。“做对社会进步有用的人,而这就促使我们要不断坚持,不断创新。”徐川子说。
5天5夜搭建战疫模型
2月3日,徐川子收到了滨江区山一社区党支部书记来庆峰打来的求助电话:“还有5天,返工返岗高峰就要来了,你们能用电力大数据监测帮我们判断社区人员流动情况吗?”
山一社区是滨江区唯一的农居点,下辖孔家里、柴家坞等4个自然村。小路多、流动人口多、外地租户多,本就给社区防疫带来不小的麻烦,随着复工复产、返程返岗高峰的到来,这“三多”难题愈加凸显。利用覆盖到户的智能电表系统,徐川子和团队对试点区域160个小区产生的海量用电数据进行云端采集,依据3轮150余万条次的大数据巡航,区域内居民的人员分布和流动情况被精确勾划出来了。徐川子召集了一支8人组成的青年党员突击队,通力协作,连续奋战,用了5天5夜,研发出了全国首个“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算法,构建了居民短暂和长期外出、外出频次、举家返回、暂未返回、隔离人员异动等6个场景13套算法模型,并现场验证,准确率超过97%。2月7日,电力大数据网格化防疫应用在山一社区落地。随后,该项应用在浙江11个地市的供电公司上线,被列为全省各级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参考依据。
创新实践一直在路上
敢于在智能电表上动脑筋,研发“电力大数据+社区网格化”算法,助力政府开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不是徐川子一时心血来潮,而是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积累的一次成功转化。在此之前,这个身形娇小、软声细语,总被大家称呼为“小徐师傅”的女生对于创新有着执着的追求。
“E路小黄蜂”是徐川子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第一项研发成果,那时,浙江省电能采集项目建设进入高峰期,一些问题也凸显了出来,比如手工资料错误率高、后期检修找路难、检修问题复杂成为了电能采集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有些刚进单位的新员工甚至因为这些原因耽误了抢修而被用户投诉。徐川子考虑,能不能研发一款具有寻址和故障集中排查功能的智能型集抄运维设备,让哪怕是刚进单位的新员工也能又快又好地解决故障问题。
农村的路,电子地图也经常查询不到,受朋友圈晒跑步路线的启发,徐川子带领团队开发出一套智能管理系统,他们用经纬度加图片和文字的标注方式,做到了“每户必现”。除了导航,这个巴掌大的“E路小黄蜂”,还包含了各种通用检测模块,它采用的可插拔模块,适用各种型号的芯片检修,只要将现场故障与排查系统中录入的几十种故障进行比对,就能快速发现参数错误,触发检修流程,操作起来非常便捷。
从2013年项目立项,到2016年全省推广,经过4次升级改进后的“E路小黄蜂”成功申请6项国家发明专利,写入浙江省电力公司招标技术规范,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近几年,她还带领团队研制适用于5G基站的多功能路灯杆,完成反窃电模块、表箱缺陷判断机器人等创新项目5项、授权发明专利9项……创新实践,徐川子一直在路上。
2019年9月,因为对绿色能源推动方面的突出贡献,徐川子登上了联合国舞台,并荣获“2019联合国全球契约中国网络可持续发展先锋人物”称号。
“身处这样伟大的时代我想我们是幸运的,真心感谢党和各级政府为我们一线产业工人创造了良好的干事创业平台和创新创造氛围,让基层一线工人干得有尊严感、价值感和获得感。”徐川子说,“作为一名年轻人,我相信那些在攻坚克难中创造业绩的奋斗岁月,终有一天也将成为我们青春最亮丽的底色。”
(据浙江工人日报消息 浙江工人日记者胡翀)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