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着我国18000公里长的海岸线望去,万千岛屿错落分布。海面下,有无数海底管线(光缆、电缆和输水管道等),它们就像一根根“脐带”,肩负起连接大陆和岛屿的重任,解决着岛屿上水、电、通信等难题。然而,在复杂的海洋环境下,将海底管线安全地敷埋进海床底,是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新晋上海工匠、上海建工基础集团海底管线施工专业团队负责人沈光,正是一位勇敢的挑战者。
从事海底管线敷埋施工工作二十年来,沈光早已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获得的各类荣誉、专利和科技奖项等,见证了他一路的成长,更记录下他不断磨炼海底管线施工技术的每个高光时刻……近日,记者走进了这位“四海为家”的上海工匠,探寻他如何凭借执着匠心,接续起无数中国海岛发展的“生命线”。
打造海上“变形金刚”
捧起上海工匠的奖牌,沈光谦逊依旧,聊起自己最得意的技术专长,沈光眼中光芒难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沈光深知,要完成海底线缆铺设工程,施工船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造施工船也是他众多技术专长中最为得意的一项。一次,某项目需铺设50公里长的海底直流电缆,但原先施工船上的缆盘只够承载30公里以内长度,项目推进遇到阻碍。与团队研究后,沈光决定使用两个缆盘,可退扭架无法实现两个缆盘间的连续退扭,电缆更不可能一截为二……问题再次出现。
偶然地,沈光看到了施工中运用的塔吊机,一个想法随即浮现在他脑海:为何不试试将退扭架改装成可以旋转的塔吊模式,这样不就解决问题了吗?随后,他带领团队研制出了旋转退扭架,最终攻下了双缆盘堆放单根长距离海缆的技术难关。
沈光明白,与现实的海洋相比,技术攻关的“海洋”更加惊涛骇浪。数不清的白天夜晚,沈光扎进这片看不见的海里“乘风破浪”,无数“浪头”向他扑来,他未曾退缩。一次次突破创新,按不同施工条件、施工材料等要求,打造模块化的施工装置,将驳船改造成适合不同场景应用的施工船。在沈光推动下,基础集团现有6艘施工船早已成为海上的“变形金刚”,基本可以满足各类作业需求。
让“孤岛”居民喝上淡水
记不清多少次伫立敷缆船头,紧锣密鼓的海底线缆铺设工程行进过半,沈光才稍稍松了口气,放眼望向周围的大海。漂泊海上已有月余,目所能及的海水总是湛蓝,扑面而来的海风亦是咸涩,远处的大陆常不可见,却满是思念。看到又一项工程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完成在即,沈光的心中即便有对家人的愧疚,但更多还是被喜悦填满。
沈光接触的项目中不乏民生工程,大连长海县跨海引水工程至今让他记忆犹新。长山岛上的居民世世代代都靠船舶运输淡水上岛过活,除此之外,只能用海水淡化,可淡化得来的水浇地地死,养鱼鱼死,喝起来也有一股涩味,小岛居民期盼陆地上的淡水资源,期盼了很久。
面对小岛居民期盼的眼神,沈光夜以继日地钻研,终于,带领团队开发了一套融合海底钢管和电缆施工工艺的新技术,成功将20多公里的PE管道敷埋到了海底,首次将大陆淡水引到长山岛上,成就了岛民几辈子想喝上大陆水的愿望。
沈光说:“工匠精神是对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追求完美的一种执着和坚持。”在沈光的带领下,基础集团涌现了20多名海底管线施工技术骨干,而他依旧孜孜不倦地创新和完善着我国的海底管线施工技术,为能逐步赶上并超越该领域国际水平不懈努力。(劳动报记者 李佳敏)
据劳动报报道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