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星火燎原,光辉起点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文家市的秋收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2-03 04:09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鑫 方大丰

  1927年9月19日夜,湖南浏阳文家市里仁学校的一间教室里,摇曳的煤油灯下,一群人正在激烈地争辩着。

  他们争辩的议题,后来被证明关乎中国革命的生死成败——在这里,做出了一个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伟大抉择。

  如今,里仁学校旁边是辉煌典雅的“秋收起义纪念馆”,纪念馆广场东南边的石碑上,“光辉起点”4个红色大字,凸显了文家市“红色基因”的力量。广场西南角,是一间文创和特色产品商店,店名“文家市的秋收”,似乎在表达着传扬红色力量的愿景。

  这是一个与红色结缘的革命小镇。“毛主席曾经3次光顾文家市,每一次都与中国革命的进程息息相关。”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研究员甘武说。

文家市秋收起义纪念馆广场的红旗雕塑。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王鑫 摄

  战略转移

  1927年,大革命宣告失败后,中共中央走上独立自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之路。

  “秋收时节暮云沉,霹雳一声暴动。”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共5000余人分别在江西修水、安源、铜鼓起义,计划从3个方向合攻长沙城。

  敌强我弱,各路起义进攻受挫,起义部队人数锐减至1500余人。时任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毛泽东当机立断,于9月17日命令各团向浏阳城东南的文家市集中。

  9月19日晚,毛泽东在里仁学校召开前敌委员会会议。经过整整一夜的激烈争辩,前敌委员会最终表决认可了毛泽东的意见,决定部队放弃进攻长沙,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发展。

  秋收起义打出了人民军队第一面军旗,建设了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中国革命踏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星星之火逐渐发展成燎原之势。

  不解之缘

  文家市与中国革命结下不解之缘。当地干部群众还会津津有味地谈起毛泽东的首次文家市之行。那是1917年寒冬,即将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的毛泽东,到同学陈绍休在文家市湘龙村的家中住了十几天。

  陈绍休家附近的铁炉冲,还有两棵板栗树,是毛泽东离开文家市前一天种下的。倏忽百年光阴,这两棵树见证着这片热土的改变。

  “我们最近还准备种植千亩板栗林,探索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在两棵板栗树边,湘龙村党支部书记王剑说。

  “小时候,我们听得最多就是红军和毛主席的故事。”陈绍休的侄子陈典腊,开了一间花炮厂,毛泽东住过的陈家老屋就在他的花炮厂区内,陈家几乎全家都投身中国革命,有8人为革命捐躯。

  王剑说,湘龙村形成了从花炮原材料到包装、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年总产值超过5亿元,60%的产品出口。村民大多不用出门就能解决就业,人均年收入超过5万元。

  红色名片

  “无改革,不浏阳”——以改革创新精神引领经济社会发展,文家市是全国百强县浏阳市的改革和发展缩影。这里曾经打响了乡镇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第一枪,创造了藏富于民与国有集体经济两翼齐飞的发展模式。2005年,文家市成为浏阳第一个财政收入亿元乡镇,在全国革命老区中首树“亿元乡镇”的红色标杆。

  花炮是文家市镇的支柱产业,有烟花爆竹企业54家。海龙烟花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出口为主的龙头企业,去年上缴利税1500多万元。“本以为疫情会耽误生意,没想到去年反而是近几年生意最好的一年。”公司负责人陈湘红兴奋地说。

  文家市镇党委副书记厉昶介绍,全镇正在推动产业朝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方向转型,打造精品烟花谷,是该镇的新目标。

  “文家市的秋收”这间文创和特色产品商店,与本地企业合作开展“一村一品、十村十特”产品开发,形成了“百姓粮、红军餐”等3个系列8大类别136种文创产品。

  依托“秋收起义”红色名片,按照“整合资源、市场参与”的模式,秋收起义干部学院正在启动建设。

更多精彩内容

请扫描二维码

责任编辑:王川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