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雪游龙”“雪飞燕”与冬奥志愿服务保障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1-03-02 08:46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璇 

  “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高山滑雪和雪车雪橇项目比赛近日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落下帷幕,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和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正式亮相。一群95后、00后志愿者通过10余天的赛会服务工作成了两个场馆最初的“探秘者”,以及为冬奥会赛会志愿者摸索经验的“探路人”。

  张金学(一排左一)和吕传翰(三排右一)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为“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张金学供图

  安康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为“相约北京”系列冬季体育赛事提供志愿服务。安康供图

  安康在录制志愿岗位的培训视频。安康供图

  这群志愿者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两所高校,主要从事场馆运行支持、宣传媒体服务、场馆通行控制、技术保障、颁奖礼仪等服务,旨在通过测试活动,熟悉冬奥场馆设施流线、测试志愿服务保障、培养志愿者骨干、优化志愿服务工作流程。因他们是首批进入冬奥场馆服务的志愿者,两所高校均开展了层层筛选,最终才确定了既掌握一门外语又具备丰富志愿服务或学生管理工作经验的24人。

  本次测试活动是吕传翰第三次来到延庆参加大型志愿服务。这个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大四学生曾在2019年就为世园会的开闭幕式提供过志愿服务。每次前往延庆的途中,城市的变化在车窗外迅速呈现,“从感觉尚在开发中到全城布满标识、彩绘,短期内就有明显变化。”这次再回延庆,施工现场少了,林立的小区和配套设施多了,冰雪元素也更加凸显,“我是吉林人,但这两年我却目睹一座城市因冬奥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带来的成长。”可让吕传翰最震撼的还是初次见到“雪游龙”的时刻。

  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采用了世界顶尖的赛道设计,最高设计时速可达134公里/小时,是国内首条也是唯一符合冬奥会标准的雪车雪橇赛道。全长1900米的赛道由16个倾斜度和弯度各异的弯道组成,从远处望去就像一条蜿蜒的游龙盘踞在山脊之上,因此,其被形象地称为“雪游龙”。

  这是中国农业大学派出的志愿者团队的“主战场”。第一次到场馆,大家沿着背坡向上,“直观感受这是一座很有中国风的建筑,想不到里面是最现代化的一条赛道”。吕传翰记得,当他们爬到出发区往下看时,立刻感受到“非常大的冲击力”。赛道垂直落差达到127米、赛道长度1935米、设置16个弯道、5个赛道出发区、总观众席7500位。

  可越震撼的场馆对志愿者来说越是挑战,吕传翰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表示,刚开始熟悉点位时,就拿着一张图纸摸索,很多地方花一两天都找不到。他没想到,自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学竟发挥了作用,“我们研究芯片,经常画电路图,跟老师踏勘场馆时,我发现自己在看图纸方面很灵光,场馆和平面图能很快结合起来。”第三天时,场馆的每个点位他已了然于心,“刚开始苦恼的工作后来变得快乐,因为我已经与场馆建立了联系,我们更熟了。”

  “我最喜欢第11个弯道,这里是一个360度的大回旋弯设计,是世界上首个采用这样设计的弯道。”张金学对“雪游龙”的了解更加全面,除了馆内,场馆外、房顶都是他“踩点”的范围。在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读大二的他作为摄影助理,在测试活动开始前就一直跟着摄影经理熟悉场地、选取点位,“为给观众呈现一场精彩的比赛,我们要在事先预定的地点选取最佳的摄影位置和角度,找点位,贴标记,实地取景拍摄。”这是一项苦差事,测试活动第一天,从早上5点起床,到上午9点刚过,他手机上的计步软件显示,已经走了一万余步。

  每天围着场馆兜兜转转,比赛开始没几天,手里的图纸就已经破损卷边,但相比其他岗位,这项工作能离赛道更近一些。这次测试赛为期10天,举行了雪车、雪橇、钢架雪车的10个小项比赛,是我国本土首次举行的雪车雪橇比赛,在我国冰雪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以前对这项目的了解就是速度快、很危险,但当运动员从我身边飞驰而过时,那种低沉而有力的轰鸣声才真正让我知道为啥它有‘雪上F1’的称号。”张金学被这项时速可达130多公里的项目震撼,更为运动员和教练在起终点的叫喊声打动,“拿到好成绩的选手,那种喊叫让人立马感觉出他的压力正在宣泄,其他选手在收车时,会有一群人为他们鼓掌。”第一次正式比赛的意义,他能从运动员的情绪中揽收殆尽。

  在延庆赛区,场馆运行团队强调上下内外机制顺畅高效,特别是团队精简人员,要实现“一人多岗,群馆兼职”的高效运行模式。因摄影经理需要兼顾“雪飞燕”的工作,张金学也成了“雪游龙”队伍中少数近距离接触过“雪飞燕”的志愿者,这让他的“苦差事”成了“香饽饽”。

  传说中,海陀山为大鹏鸟落下的羽毛变化而成,同样镶嵌在小海坨山上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飞燕”是国内首个符合冬奥标准的高山滑雪比赛场地,总占地面积432.4公顷,共设有7条雪道,其中3条为比赛赛道,4条为训练道,全长9.2公里。远远眺望,国家高山滑雪中心整体轮廓就像一只振翅欲飞的“燕子”。在这次为期10天的测试活动期间,这里举行了2020/2021赛季全国高山滑雪邀请赛和残奥高山滑雪邀请赛两项测试活动。

  在“雪飞燕”一次拍摄作业时,张金学发现雪道上有两名滑雪者一起滑行,其中一位在声嘶力竭地喊着术语,“我突然意识到这是一名技术员在引导视障运动员,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这样的场景,他们配合默契,每个人都拼尽全力,我想把我的掌声留给他们。”

  运动员滑行如飞燕驰雪,这样的场景,为“雪飞燕”提供服务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志愿者更熟悉。就读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安康被分配至工作繁杂的技术岗位,技术团队承担延庆赛区场馆计时计分、赛区通信、信息IT、网络安全等方面的设备统筹和系统开发等重要职责,大到比赛成绩计时和赛区指挥通信系统能否顺利运行,小到一部手持电台能否收到信号都是职责内容。“为了保证细小的工作也不出问题,工作人员要前往很多环境条件不太好的地方值守。”他曾在安检大棚处值守,协助将安检人员检查出的问题设备上报给技术团队等工作,不同于场馆内有暖气、热水的工作条件,设在山口上的简易帐篷就是临时的家,值守从一大早开始,下午结束,自热米饭就是寒风中最易感知的温暖。

  而最难忘的温暖则来自于一次集体生日。两所高校的志愿者同住在一幢宿舍,但就像他们鲜有机会走进对方服务的场馆一样,“服务时间不同,住对门也没打过照面”。安康表示,为了参与测试活动志愿服务,很多志愿者不能回家过春节,两所学校便有了一次联谊活动,活动上,他和另外4名同学还收获了一个难忘的生日。出生于2002年2月8日的他许愿:“2022年,我20岁的时候仍能作为志愿者为冬奥会服务。”

  如果愿望成真,安康就能圆了小时候的奥运梦,“2008年,我父亲在部队工作,他所在的单位派遣他带领一支官兵队伍作为志愿者,协助鸟巢的安保工作。那时我6岁,央求他带我一起去看看什么是奥运会。父亲回绝了我,说等我长大了,凭自己的努力去为奥运会作贡献。”像安康一样,这群年轻人中不少都有奥运情结,张金学第一次接触冬奥会才10岁,家在潍坊农村的他,鲜有动画片选择,跟着大人看到央视新闻“中国短道速滑女队包揽了2010温哥华冬奥会女子全部4个项目的金牌”时,“莫名骄傲起来”。这甚至影响到他的高考志愿,“我全填了北京的学校,就是为了能争取成为冬奥会志愿者。”

  为了积累经验,张金学参加过很多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中超、CBA的检票、观众引导等工作,但这次冬奥测试赛的挑战明显更高,“中超这些赛事的志愿服务很成熟,我们就是一颗螺丝钉,安到相应岗位,要做什么已经有一套成熟体系了。但冬奥测试赛的志愿者,更多是探索志愿服务工作模式,总结服务经验,及时发现问题,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测试赛,志愿者需要发现一些可能只有志愿者才能发现的问题,这样奥运会到来时,才能让在岗的志愿者也能像螺丝钉一样更加准确、高效地完成工作。”吕传翰在工作中担任志愿者助理,除了为“战友”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也会负责活跃气氛,缓解大家的工作压力。他记得一次“突发状况”,“有志愿者的工作是要将手台对话记录下来,有一天,只有一个志愿者值守,却碰到5个手台同时响起的情况,以1对5根本无法应付,这就提醒我们,赛时需要重新调配岗位的人员配置,同时大家也发明了一些缩写方式,以便迅速留档。”他希望,未来能将大家学到的经验分享给更多愿意加入冬奥志愿队伍的人,“志愿者和场馆有了密切的情感,才能将场馆和冬奥项目介绍给观众,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志愿服务,也有让更多人了解冬奥的责任”。

  北京冬奥组委计划招募2.7万名冬奥会赛会志愿者,1.2万名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冬残奥会赛会志愿者主要从冬奥会赛会志愿者中进行保留。至去年12月5日,在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志愿者招募活动启动一周年之际,已有来自全球168个国家和地区的逾96万人报名。赛会志愿者报名将持续到2021年6月30日。

  原标题:“雪游龙”“雪飞燕”与志愿服务保障

责任编辑:卢云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