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Good morning!”3月3日,杭州市江干区弯湾托管中心主任徐琴来到位于凯旋路109号的“弯湾·爱生活”小超市,在超市工作的弯湾托管中心学员热情地用中文和英语向她打招呼。这时,店员阿萍忽然往门外跑。“怎么啦?”徐琴赶紧问,原来阿萍是去门口扶老奶奶。“阿萍是弯湾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她虽然无法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却用行动来证明一切。”徐琴说。
为了让更多的心智障碍青年融入社会,2009年,在各级残联、妇联、民政部门的帮助下,徐琴创办了弯湾托管中心,服务于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从特教学校毕业的群体,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提供支持性就业,对他们进行生命全周期服务。近日,爱心妈妈徐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起初,托管中心只有7名学员,如今有36名学员聚在这里,包括徐琴的儿子弘毅——30年前,不足2岁的弘毅因为意外造成重度智力障碍。这些特殊孩子在穿衣叠被、洗菜做饭中学会生活,参与志愿者老师教授的英语课堂等,到书店、超市、洗车行就业融入社会,其中有10多名学员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到就业点上班,就当起同学们的后勤,和辅导员老师一起制作午餐。
2014年,“弯湾的书窝”营业,他们有了自己可以从事的第一份工作;2015年,“弯湾·爱生活”小超市运营;2016年,发展了洗车行;2017年,开办弯湾茶歇服务队;2018年,弯湾零售通无人公益超市运营;2019年,有了驿电湾新能源充电站保洁服务队。几年间,弯湾的项目不断增多,统一称为“弯湾·爱生活”。
记者走进弯湾托管中心,入口处就是五颜六色的换鞋凳,“我们每天会把凳子位置换一下,让学员们对颜色有认知。”徐琴说。认识颜色对正常人来说是小事,心智障碍青年却需要多年的反复训练。
托管中心每年组织参加马拉松赛、毅行大会等,以活动即康复的方式助力成长。弯湾的学员跑步有个特点,起跑时大家手拉手,中途放手自由跑,在抵达终点前,跑得快的会停下等后面的同学,大家再一起冲向终点,为的是不落下一个人。徐琴说:“他们是需要牵手走一辈子的特殊群体。”
“弘毅妈妈,你看我买的新口红。”午饭时间,在洗车行工作的霁儿回到中心,嘟着嘴唇给徐琴看。在弯湾,每位学员都有一张属于自己的“工资卡”。在书店、超市、洗车行工作获得的收入,会平均分给每个孩子。“他们拿到这张‘工资卡’很高兴,还拿到家人面前‘显摆’,说‘今天我请客。’”徐琴说。那些家长告诉徐琴,这辈子做梦也没想过自己的孩子能上班,能有工资。
“弯湾是个港湾,但最终要让他们划出这个港湾。”徐琴希望,这些特殊的青年在成年后,能够拥有一份可自食其力的工作。要实现这个心愿却不易,她说:“要和他们牵手走下去。”
弯湾创办至今,有些学员的父母老了、病了,徐琴也临近60岁。她正思考和规划心智障碍群体的养老问题,摸索一条特殊人群的陪伴之路。徐琴说:“我们需要更多的人一起努力,把这件事情坚持下去,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记者 陆斯超)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