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新目标新任务催人奋进,代表委员热议激发亿万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两会聚焦 建功“十四五” 奋进新征程】当好主力军 建功新时代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3-08 07:20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晓燕 郝赫 王维砚

  目标已经锚定,蓝图已经绘就。超7万字、内容达142页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干货满满,让代表委员看到了未来、读出了信心。

  从蓝图变成现实,需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唱响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主旋律,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代表委员表示,要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勤于创造、勇于奋斗,齐心协力、锐意进取,以实际行动当好主人翁、建功新时代。

  充分激发亿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别小看这条热线,在为工会集聚人气、为企业留人方面发挥了大作用呢!”全国人大代表、滁州大润发商业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陈建银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

  他所在的企业工会办公室里有条职工专属的困难帮扶热线,每天都有人值班,职工有什么烦心事可以随时打电话。通过这条热线,职工的不少难题得到解决,企业的凝聚力大为提升。

  建功“十四五”,踏上新征程,需要创新维权服务方式,让劳动者在奋斗的路上更暖心、更舒心、更安心。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新要求,提出的目标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刚说,要落实目标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工会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会员和职工利益的代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激发亿万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动员广大职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建功立业,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坚决维护劳动领域政治安全,把广大职工群众更加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要认真履行维权服务的基本职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突出抓好职工生活品质的提高,围绕职工多样化需求开展服务工作,干好为党分忧、为职工解难、为企业聚力的事,更好地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原主席丁小岗认为,当前我国职工队伍发生深刻变化,在收入分配、利益诉求、价值取向、思想观念等方面日益多样化、差异化,需要工会及时把握变化,采取新思维、新方法、新形式,为职工提供更加优质的维权服务。

  “要让职工真正以主人翁意识投入生产和工作。”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义光介绍,他所在的企业一直坚持与职工共享发展成果,采取改善工作环境等诸多关心关爱职工举措,提升了职工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总工会原主席张广敏表示,在建党百年之际,工会组织要从党史中汲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力量。工会组织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找准工会工作的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汲取为党分忧、为国担责、为民谋利、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仰力量。工会组织要把接受党的领导、团结服务职工有机统一起来,提高履行维权服务基本职责的质量,在党史学习中凝聚起崇尚劳动、尊重劳动、造福劳动者、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情感力量。

  为职工建功立业搭建广阔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美华回忆起上海市职工创新成果评奖中令她印象深刻的一个发明:一位药厂职工,只是对设备装置做了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改进”,就解决了生产难题。“一线职工中蕴藏着伟大的创造活力。”她惊叹。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坚持创新核心地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怎样为职工搭建平台,让职工创新创造活力充分涌现?在今天下午的全国政协总工会界别小组会议上,多位委员都提到工会的一项传统工作——劳动和技能竞赛。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研究室主任吕国泉提出,要聚焦“十四五”时期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深入持久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完善以企业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为基础、以国家和行业竞赛为主体、国内竞赛与国际竞赛相衔接的劳动和技能竞赛体系。他同时认为,要推动各种劳动和技能竞赛向新产业新业态新组织、非公企业、网络平台拓展,不断丰富竞赛内涵,提升技术含量。

  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王晓峰建议,从制度机制上支持工会开展劳动竞赛,通过开展劳动竞赛,培育、发现一大批工匠人才;支持工会创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举办工匠人才交流活动,为工匠人才交流技术技能、搭建职工科技创新平台。此外,国家科技进步奖、专利奖等要积极奖励劳动竞赛中涌现出的一线工人创新和专利成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一重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明忠介绍,他所在的企业组建了劳模、技能大师、党员等先进人物带头的创新工作室110个,凝聚创新人才3000余人,先后完成基层创新课题620项,累计创效近7亿元。

  “职工创新活动不是‘小打小闹’,是否可以考虑像一些科研项目一样申请政府的项目支持?”王美华委员提议。

  “要把劳模创新工作室打造成创新创效新高地,探索搭建创新成果转化平台,使创新成果取得更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国政协委员、国网宿州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带电班职工许启金的话得到不少委员赞同。

  打造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一个伟大时代的诞生,需要有伟大的建设者。

  “我们拥有一支庞大的产业工人队伍,但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短板,严重影响了我国产业链向高端跃升。”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等委员认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

  “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教育是关键。”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李志军注意到,当前职业教育缺乏系统性,进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较弱。

  委员们建议,要深层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职业教育和职工技能培训机制,创新各层次各类型职业教育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推动高技能人才技能等级认定改革落实落地。

  “要让劳动者‘想干’‘能干’‘愿意干’。”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原党组成员李守镇认为,需要从3方面下功夫: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大改革大发展,提升劳动者技术本领;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加快技能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步伐,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畅通劳动者成长之路。

  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工会联合会荣誉会长林淑仪建议:“应做好就业保障、技能培训、技能再提升等工作,构建职工终身学习的职业发展路径,吸纳更多人加入高素质劳动大军。”

  “要有计划地培养大国工匠,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建议,在拓展职业技能培训覆盖面的同时,更加重视新兴产业和小微企业劳动者的技能提升。企业、社会、政府要有投入,党政、工会等部门要科学调研、综合施策,破解劳动者技能提升难题。

  (中工网北京3月7日电)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