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培育工匠精神 锻造工匠人才
核心阅读: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大学是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阶段,属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黄金时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工匠精神是一种严谨认真、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勇于创新的精神。在新时代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弘扬工匠精神,是新时代的使命呼唤。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正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新起点上向更高目标迈进。工匠精神是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折射着各行各业一线劳动者的精神风貌,为各个专业领域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精神动力。大学是人才培养最为关键的阶段,属于工匠精神培育的黄金时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更好服务高质量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新时代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可以从“常学、常新、常行”三方面体现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坚持以“常学”为核心,学习“爱岗敬业、奉献社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弘扬文化、传承文化”的工匠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善于学习、勤于思考的习惯,实现学以养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学习“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文化内涵,大学生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习型大学生。要磨砺思想品德、树立正确态度、积淀人文底蕴,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其具体内涵是:第一,学习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奉献社会”是工匠们从事制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最根本、最深层、最强劲的动力来源。大学生应追求崇高的职业理想,热爱自己从事的职业,秉承着负责任的态度,不谋个人私利、杜绝急功近利,将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社会的繁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第二,学习工匠精神所蕴含的“职业态度”。“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工匠们在制造中秉承的产品所要达到的精度和高度,是一以贯之的信念和信仰。《诗经·卫风·淇奥》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句,淋漓尽致地体现出中国古代工匠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千锤百炼的品质,其本身就是一个对产品系统性和全面性思考、研究、探寻的漫长过程,大学生应树立对职业敬畏、热爱的境界,对工作一丝不苟、孜孜不倦的态度,不应有遇事浅尝辄止、遇险即退的心态,应不断追求从完成到完美的过程。第三,学习工匠精神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弘扬文化、传承文化”是工匠们从事制造的灵魂和精髓。中国传统文化中处处展现着工匠精神的影子,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工巧匠和大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特色、中国品质、中国品牌。新时代大学生应坚持古为今用,自觉延续文化基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坚持以“常新”为动力,贯穿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素质”的工匠精神。“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是古人的创新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深入挖掘工匠精神蕴含的职业道德、职业态度、文化内涵,结合时代要求,继续不断创新,让工匠精神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是在专业中坚守,在坚守中沉淀,在沉淀中创新。大学生应善于创新创造,勇于标新立异,唯有守正创新,才能开拓新篇章,展现匠心光彩。
其具体内涵是:第一,创新意识。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大学生在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方面应提升主观能动性,应将工匠精神内化为创新能力的指导思想,应意识到“创新”不仅能提升个人能力,还应与个人的未来职业规划息息相关,更应意识到创新对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创新价值观,激发参与创新的精神动力,同时自觉抵制功利主义不良思想,提升创新道德意识和品质。第二,创新思维。大学生应重视创新思想价值体系的构建,自觉融入工匠精神创新思维的训练,思维模式应经常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突破固定思维定势,不能闭门造车,持续训练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树立正确的认知态度。提升高瞻远瞩、敏锐判断的能力,打破现有局面,着眼于长远与未来,从新的局面进行尝试和探索。同时,应注重全面综合发展,成为社会所需的新型人才,为工匠精神历久弥新,在新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作出贡献。第三,创新素质。大学生应积极锻炼自身发现问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发明创造的创新素质,具有随机应变的智慧和能力,成为敢于创新、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大学生。这不仅仅是满足社会发展未来人才需要,更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社会。在工匠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计划中,潜移默化中深化大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体验并认同、力行,真正实现教育的实效性。
坚持以“常行”为关键。践行“传承精神、榜样引领,团队精神、共同协作,时代精神、爱国情怀”的工匠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大学生,“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行循自然,学好知识,打好基础,增长才干,将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践行“工匠精神”中所蕴含的榜样行、团队行、报国行,新时代大学生应将工匠精神落实、落小、落细、落地,主动作为、提升本领能力、投身事业,成为践行工匠精神的新时代大学生。
其具体内涵是:第一,“榜样行”。践行“传承精神、榜样引领”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学校通过邀请科学家、时代楷模、企业家、大国工匠等先进典型进校园,把鲜活的工匠精神带入校园,发挥榜样人物的引领作用,引导大学生向英雄楷模看齐。另一方面,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选树师生中涌现出的榜样人物,凝练出他们身上工匠精神的可贵品质,在学榜样、做榜样的过程中,大学生应逐步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能力,将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的过程中去。第二,“团队行”。践行“团队精神、共同协作”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学校通过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联系企业和科研院所,创新协同育人的实践教育机制,大学生应在不断地社会实践探索中,学习企业精神、融入企业文化,并积极主动向优秀员工学习工匠精神。不仅提升自身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实际操作动手能力,而且应明白肩负的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大学生应学会共同协作、沟通交流、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及时总结,激发出团队合作的最大效益。组建跨专业、跨年级、跨地区的团队,建立传、帮、带相结合的良性运作机制,真正把工匠精神落实到实处,努力成长为新时期新一代的工匠人才。第三,“报国行”。践行“时代精神、爱国情怀”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目标。大学生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平日学习中,激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刻苦学习文化知识,认真钻研业务,在“勤”字和“细”字上下功夫,应先学会“慢工出细活”,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本领。大学生应通过接受扎实丰富的社会锻炼,同时提升专业自信,积累社会实践经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爱国情怀具体表现在敬业乐业上,并将个人抱负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中去,努力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常学”到“常新”,最后到“常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内化于心、实现自我的过程。工匠精神让我们所处的社会充满了魅力和激情,中国需要越来越多的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新时代大学生应顺应时代的发展,共同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温娟)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