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东风绘岚图 小鹏飞武汉

中国车谷“二次生长” 新能源车将形成产能

来源:长江日报
2021-07-09 14:43

  原标题:东风绘岚图 小鹏飞武汉(引题)

  中国车谷“二次生长” 新能源车将形成产能(主题)

  作为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之一的小鹏汽车,7月7日在香港联交所敲钟上市。与此同时,小鹏汽车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智造基地,也步入了开工建设倒计时。

  时间向前倒推7天,6月30日,在同样位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黄金口工业园,填补了武汉高端新能源汽车空白的“中国造车新实力”——岚图汽车,实现从0到1的突破:它的第一台量产车带着东风公司第5200万辆整车“光环”,正式量产下线。

  小鹏汽车,主力车型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岚图汽车,定位零焦虑智慧新能源汽车。

生产线上的岚图FREE。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作为中国六大汽车基地之一的武汉,眼下正在打造万亿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的“下一代汽车”赛道上加速奔跑。

  “随着中国造车新势力、中国造车新实力们的到来,无疑会提升武汉汽车产业的能级,也将会提升武汉的城市能级。”湖北汽车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刘丽君日前对长江日报记者表示:“在‘下一代汽车’赛道上,武汉也会像传统燃油汽车一样,成为国内最包容、品类最多元、品牌最丰富的城市;创新引领,势必推动武汉汽车产业‘二次生长’。”

  ■ 每天驶出5000辆整车,武汉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重要一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站在中国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的第一个“风口”上,武汉汽车产业也走过了快速发展的30年。

  上世纪90年代以来,自神龙汽车落户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起,东风公司总部迁汉,东风与日产的合资公司东风有限、东风本田、东风乘用车等整车企业纷至沓来。

  与武汉隔江相望的江夏金口,上汽通用汽车建设包括两个整车工厂的第四个生产基地,生产别克、雪佛兰两个品牌的轿车、SUV。

  每天,从武汉驶出5000多辆汽车。在中国汽车产业版图上,武汉成为重要一极。

  长江日报记者梳理发现,武汉汽车产业“最多元”:聚集东风本田、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岚图汽车、上汽通用、吉利路特斯、比亚迪等整车企业和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汇集中、法、美、英、日五大车系。

  ■ 未来两到三年,武汉一批新能源汽车“生力军”将形成产能

  互联网、数字经济、5G通信技术、新能源,让汽车产业迎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聚焦新能源汽车和以自动驾驶技术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全球车企面向“下一代汽车”转型升级。

  作为武汉传统车企的代表,东风本田、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神龙汽车、东风乘用车迎面变革、提能升级,研发、投产新能源汽车,不仅生产纯电动汽车,还生产混合动力汽车。东风公司研发的国内首款全功率氢能汽车——东风氢舟,也将进行示范运营。

  未来两到三年内,一批武汉新能源汽车的“生力军”将形成产能。

  上汽通用汽车武汉分公司建设全新Ultium智能纯电平台项目,投产后可望生产10款以上国产新能源车型。

  武汉经开区在建项目东风云峰,将作为东风日产新能源明星车型Ariya的生产地,年产能20万辆。

  东风公司旗下的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岚图汽车,生产纯电动汽车和增程式电动汽车,其首款量产车型岚图FREE已经量产下线,年产能15万辆。

  武汉经开区吉利路特斯项目,明年正式投产后,可年产15万辆路特斯新能源汽车。

  小鹏汽车武汉智造基地,是小鹏汽车在全国的第二个生产基地。这个新能源汽车智造基地,毗邻吉利路特斯武汉工厂,占地约1100亩,将建设整车及动力总成工厂,整车规划产能10万辆,预计2023年投产。

  粗粗算来,2025年以前,武汉新能源汽车产能有望超过60万辆,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版图上不可或缺的力量。        

  ■ 抢占下一代汽车风口,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各方势力汇聚武汉

  在传统燃油汽车时代,5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追随东风本田、上汽通用武汉分公司等整车企业落户武汉,造就武汉雄厚的汽车及零部件研发、制造实力。

  步入“新汽车”时代,一批巨头来到武汉,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强链、补链、健链。

  中航锂电,国内排名仅次于宁德时代、比亚迪,动力电池装机量全球排名第七的动力电池头部企业,在武汉经开区投资100亿元建设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基地,一期产能将达20GWh。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全球最大光伏发电企业,我国五大发电集团之一,投资70亿元在武汉经开区建设“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和研发中心”,规划建设燃料电池质子膜研发平台、开展多种类系列化质子交换膜的研发及中试、完成年产万平方米质子膜生产线、万套燃料电池电堆生产线和5000套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生产线。

  目前,国家电投华中氢能产业基地园区建设进展顺利,首批建设的年产万平方米质子膜生产线项目所用研发楼、生产厂房及办公楼已完成装修改造,配套的万套燃料电池电堆的膜电极和电堆生产线厂房也将在2022年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党组副书记、总经理江毅表示,国家电投将充分发挥央企优势,力争把更多优质、有潜能的项目落户经开区,助力车谷打造世界一流氢能产业基地。

  东风公司,作为湖北省、武汉市汽车产业链“链长”,未来五年拟在武汉投入1000亿元布局新业务,实施岚图汽车、东风云峰、新能源汽车“三电”工业园、前瞻技术研究项目、东风数字化项目等一系列重点项目。

  车谷在车,更在谷。武汉经开区负责人说,经过30年的发展,武汉经开区实现从“一个大项目”“一个大企业”到“一个大产业集群”的“三级跳”。武汉经开区三十而立,二次创业再出发,站在以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特征的下一代汽车“新风口”,“中国车谷”正抢抓产业变革机遇,以构建下一代汽车产业完整生态圈,奋力打造万亿世界级汽车产业及零部件集群,构建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为打造万亿支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车谷力量”。

  ■ 武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延伸至城市圈

  从孝感到武汉,驱车半小时可达,坐乘城际高铁30分钟可抵武汉中心城区。

  总部在武汉、生产在孝感,市场在武汉、基地在孝感。围绕打造万亿世界级汽车产业集群,孝感主动融入武汉城市圈汽车产业链。

  在孝感高新区,包括日本矢崎、日本小系在内的20多家日资汽车零部件企业“扎堆”。孝感市发改委的资料显示,孝感汇聚有150余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具备开发生产重型越野车、新能源汽车等零部件生产能力。

  依托中国航天三江集团旗下的航天重工、三江万山、三江瓦力特等企业,孝感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型平板车研发生产基地和重型越野车定点研发基地。面对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发展潮流,航天重工、三江万山等正在抢占新能源、无人驾驶的风口。

  威马汽车2018年落户黄冈,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建设其第二个生产基地,规划产能30万辆,一期15万辆已经量产,生产智能网联汽车,其首款车型是威马W6。“威马汽车落户黄冈,把湖北汽车产业走廊从鄂西北经武汉延伸到了鄂东。”湖北星晖汽车有关负责人表示。

  格罗夫氢能汽车“研发在武汉、制造在黄冈”。

  4月29日,格罗夫在黄冈开建氢能汽车产业生态基地。格罗夫氢能汽车产业生态基地项目总投资88.6亿元,将建设氢能汽车整车、氢能电池、制氢基地等,预计3年内达到年产整车2万辆、6年内达到8万辆规模,其中,一期用地351亩,规划年产2万台氢能汽车、3万台氢能发动机,项目拟于2022年7月建成投产。

  (长江日报记者李金友)

责任编辑:陈思南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