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一线:360行】电影放映员·写给电影最美的情书

来源:中工网
2021-07-27 14:39

  四川眉山天府新区青龙电影院,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付忠才在电影院的光影中,已走过45个年头。

  40多年来,老付见证了那些青春,那些故事,都在影院里被泪水冲刷得无比清晰。

  随着时代的变迁,街道上看电影的人不断减少。尽管如此,老付依然坚守着他的事业。“哪怕只剩下一点‘人气’,只有寥寥几名观众,我也会坚持放下去。”

老付在调试设备

  缘起看坝坝电影

  “老付,今晚有啥子电影看?”“有战争片《地道战》《铁道游击队》,也有武侠片《霍元甲》《新龙门客栈》,你喜欢哪个片子嘛?”夜幕降临,青龙街道的电影院开始热闹起来,67岁的付忠才熟练地调整好放映机、打开音响……放映准备工作完成后,他静候着观众入场。晚上7时一到,电影准时放映,直至曲终人散。

  “没想到自己能当上电影放映员。”1975年,20岁出头的付忠才在党组织的培养下,成为青龙电影放映员,从此成为他一生坚守的事业。而要追溯他跟电影的情缘,还得从他小时候说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能看一场坝坝电影,是一种莫大的享受。只要听到哪个村要放电影,付忠才不管多远都要跑去看。“当时,我就曾梦想成为一名电影放映员,那样就能看很多电影了!”付忠才回忆说。

  当了放映员,付忠才发现放电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上世纪70年代末,部分农村电力不足,有时放映一场电影,发电机、放映机、大喇叭、影片、银幕等,加起来好几百公斤,来来回回搬运……

  付忠才回忆,当年青龙镇修建成昆铁路大桥,来自全国各地民工每天下班后,没电视看,很是无聊。他就前往工地为民工们免费放电影,大家看完电影后,都非常开心,还打算给他送锦旗,被他婉言谢绝。他说:“放电影是我的爱好,用不着感谢。”

  时至今日,每当夜色来临,青龙电影院、社区文化广场、建筑工地等地,银幕挂起后,看着男女老少不约而同地前来,围坐观看电影,付忠才心中充满欣慰。

  “广场上有固定的电影放映点,一般都是晚上7时开始放电影,我们经常来看,和老付都是老熟人了。”龙都社区居民李水清说道。

  “在所有的观影方式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到电影院里去,即便网上可以下载,甚至是可以在线观看,但我还是喜欢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莲池社区居民张陈艳说。

  的确,电影院是一个奇妙的地方,许多的陌生人坐在一起,一起大笑或者大哭,一起愤怒或者伤心,这一切,全是因为有影院氛围的保护,人们才可以这样肆无忌惮,心灵相通。

在光影中品味旧时光

  诸多“宝贝”见证历史

  时代在变化,电影放映媒介在更迭,放映技术也不断进步。

  付忠才亲历了从8.75毫米到35毫米胶片机,再到数字化电影放映机,从黑白、彩色再到高清画面……他见证着基层电影放映事业的变迁,感受到“光影”丰富老百姓文娱生活的强大力量。

  其实,电影放映不仅是体力活,还是一门技术活。“放映电影包括光学、机械运作原理,还得懂无线电知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满足群众观影需求。”付忠才说,以前用的8.75毫米胶片放映机,中途还需更换胶片,起初几场电影放得胆战心惊,曾经遇到换片不及时,银幕一片空白,现场一片黑压压,甚是尴尬。

  不过,付忠才的工作热情丝毫没有降低,他晚上放电影,白天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到了上世纪90年代,放映设备换成了35毫米放映机,设备开始微型化,电影质量得到很大提升,吸引更多人前来观看。“那时,影院里黑压压的人群,都凝神屏息。过道上站满了观众,有数千人。”付忠才说。

  从2005年开始,“财政买单,送电影下乡”在全国推行,国家开始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后来,付忠才接触到了数字电影放映机,体积小,画质更清晰,音效更加悦耳。

  如今,付忠才时常来到他的储物房,把一些老机器拿出来擦拭、摆弄。仅用几分钟,他就能熟练地把机器装好,接上电源,镜头照射出跳动的画面,霎时间,似乎回到了以前看电影的盛况。付忠才说,这些都是自己的“宝贝”,感情特别深,也是自己45年放电影的最好见证。

  有人看就一直放下去

  投影仪、数字放映机、银幕、小矮凳、温馨提示牌……付忠才像往常一样,把放映设备搬到三轮车上。晚上6时30分,他到达青龙街道莲池社区的放映点,忙碌着布置工作。“从1975年成为放映员,到现在为群众免费放映电影超10000场了吧!”

  拉幕布、接电源、调试数字放映机,不一会儿,一个坝坝电影放映场就布置好了。这时,在广场休闲的人们陆续来到放映点静候开场。“若没有疫情影响,今年我可以放300场电影。”付忠才告诉记者,电影里融汇了各种文化,有很多值得学习的东西,“大家看电影时,都瞪大了眼睛。也有睡觉的,会有淘气的孩子捉弄他,把虫子放进熟睡人张大的口里,别人不得劲,醒了去追打,不亦乐乎。”

  往事涌上心头,一幕幕记忆中的片段如数家珍:有个年轻女人,一句句背着台词,同时被每个句子感动着。人们流着泪,一个手帕传来传去地擦着眼睛。露天放电影的时候,一个船上的小伙子笑得仰过去,结果一头掉进了河里。还有个男人,总坐在二楼,却爱往下吐瓜子壳,底下人照例骂一句,就算了。有一天,他照例吐,一个纸团扔过来,正中他的眼镜,男人摘下眼镜,擦擦,接着看电影,底下人们哄笑。

  “只要有人看,我还能动,就会继续把电影放下去。”也许,多年以后的一个傍晚,付忠才给孙辈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小镇,镇上住着一个叫忠才的男孩。他特别爱看电影,梦想就是学会放电影,所以他整天缠着电影院里的老爷爷……”(据《四川工人日报》报道 四川工人日报记者刘聪 赵典 陈世涛)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