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李俊,腼腆又不善言辞,谈到自己的工作,总爱挠着头笑,与普通90后无异。一次讲座,主持人问完问题,他明明一肚子“干货”,最后憋了个大红脸。
就是这位看似普通的90后,却扎根航空电器生产一线十余年,坚持用高质量产品为祖国战鹰擦亮“眼睛”,先后荣获上海工匠、上海市劳模等荣誉。从一名中专生到如今该工种唯一的在册技师,这名“不一般”的年轻人,到底走过了怎样的职业道路?
师傅的奖状触动了他
初入职时,李俊的心里其实打着鼓——在这个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航空企业,自己这点底子能否胜任?个人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工作的内容其实也十分枯燥,日复一日的装配焊接还要严格遵守纪律保障质量,他一时有些迷茫。
直到一次,他打开师傅的抽屉,无意间发现好多奖状,让他心里有了触动。从面试到学徒,师傅翁雪军始终手把手地带教他,抓住机会给他做起了工作:“我们都是性格腼腆的人,做这个行业,这种性格容易把心思集中到手中的活上,把产品做成精品。” 犹如醍醐灌顶,李俊心里的疑惑瞬间消散。
“内秀”的李俊由此和无线电装接牢牢“绑定”,无线电装接的质量事关战鹰能不能看得清看得准看得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般新员工需要两年才能独立上手工作,他只用半年就已完全独立操作。承担着国防新型多项机载设备的无线电装接生产任务,他始终坚持刻苦钻研、兢兢业业,熟练掌握各种产品环境下所需的技能,经其手交付的产品合格率一直保持在100%.近年来,他先后荣获总装分厂“最佳新人奖”,集团首届电装技能竞赛 “优胜奖”,并在上海市技能竞赛中一鸣惊人斩获头名。
主动请缨攻关提升产线
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环节要求总在不断突破极限——芯片温度敏感,几秒内要完成几十个引脚的解焊,在返修高难芯片时,又要顶住压力,完美保护好稀缺元件;在生产效率提升攻关方面,生产任务也经常面临着批次多、数量少的特点,不能及时按照主机生产节点交付。
生产里的重重难关关不住年轻人的冲劲。李俊主动请缨,和同事在一线进行了长达两年多的实践摸索和生产特点的分析,最终对产线的管理水平进行了提升,定岗不定位,人员随产品订单而调整。如今生产模式已改变成总部件分离生产,到达模块生产、效率先行的目的。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作为航空人,这句话李俊始终铭记在心里。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造成生产节点延后了两个月,去年下半年的双休日他就基本没休过,频繁的加班肯定会疲惫,但支撑他的仍然是那份使命感。
2019年12月,上海市总工会授予其 “李俊工匠创新工作室”称号。工作室牵头开展工艺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的培训,通过“结对子、传帮带”、“专家讲堂”、产线技能竞赛等措施,促进共同成长。在不断推广普及先进的创新理念、技术和方法的同时,破解了技术发展瓶颈,加快了多项技术成果孵化,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公司技能人员的水平也不断提升,总装分厂批产装配组曾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上海市劳动模范集体”等荣誉。
“希望你们像一颗颗种子,发芽后要有耐心慢慢地把自己的根扎深,一点一点积累知识,等到雨季来了,就能枝繁叶茂不怕风吹雨打。”座谈会中,面对台下学弟学妹真挚的眼神,李俊有感而发,既是鼓励亦是自勉。(据《劳动报》报道 劳动报记者 裴龙翔)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