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组装一辆汽车,需要近万个零部件,电控系统线束长度加起来有数百米。人体有七经八脉,串联汽车电控系统的诸多线束,就是汽车的“七经八脉”——

劳模风采·2010年、2015年全国劳模 | 赵郁:为汽车“把脉”三十年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1-08-26 07:21

  【北京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巡礼之一】

  原标题:组装一辆汽车,需要近万个零部件,电控系统线束长度加起来有数百米。人体有七经八脉,串联汽车电控系统的诸多线束,就是汽车的“七经八脉”——(引题)

  赵郁:为汽车“把脉”三十年(主题)

  各种汽车零部件有序排列,几辆解剖好的奔驰车惹人注目,大屏幕显示驾驶模拟场景……这里是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赵郁创新工作室。

  工作室领军人赵郁,北汽集团首席技师,2010年、2015年两届全国劳动模范,曾获得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北京大工匠等荣誉称号,2018年,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他三十年来始终立足于汽车装调岗位,在汽车综合检测与诊断、电器故障分析与排除等方面练就一身硬功夫,依托工作室大力推动技术改造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截至目前,在赵郁的带领下,工作室共计完成攻关项目90余项,技术创新获奖10余项,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超过2500万元。

  扎根技术的“工人专家”

  1989年,赵郁进入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为一名工人,先后担任过汽车装配工、调试工、维修电工。无论在哪儿,他给自己定的目标就是要练出一身好功夫。

  2005年,北京吉普“变身”为北京奔驰,公司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既给赵郁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和平台,也让他感到迫切需要充实提高自己。他在工作间隙,钻研汽车构造原理和维修知识。没过多久,就对公司引进的所有车型都了如指掌,并且能对故障做到快速诊断、迅速排除。

  2007年,在一次新车试装过程中车辆打不着火。赵郁和技术人员查了一个星期也没排除故障,外方技术部门发来了四五套解决方案,车还是打不着火儿。

  “没办法,这辆车只能等15天后技术中心再派人来分析了。”国外专家的话给正在苦思冥想的赵郁泼了一瓢冷水。

  那天晚上,赵郁脑子里一遍遍理着故障发生以来的每一道处理程序,突然他灵机一动,如果把它当成一辆新车,从装配的角度去考虑解决方案,行不行?想到这里,赵郁噌地一下坐了起来,挑灯夜战。他列出与汽车打不着火有关的五个模块,盘算着如果把这五个模块的程序重新编写,问题就不应该存在了。可转念一想,这五个模块加起来成本有1万多元,万一失败了,风险太大。在辗转反侧中终于熬到天亮,第二天一大早,赵郁便迫不及待地向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行,你就大胆地干吧!”为了尽可能降低成本,他只更换了最有可能出现问题的四个模块。没想到,奇迹出现了,故障排除了!国外专家看了这个结果,连声说:“佩服!佩服!”问题的最终解决,保证了新车的如期上市发布,为企业节省成本500余万元。

  专注技能创新的“工人巧匠”

  随着企业的发展,公司在2011年陆续招聘几批新员工。为了能更好地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将自身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际生产联系起来,同时也让员工直观了解奔驰汽车内部构造,特委托赵郁及所带领的团队立项制作实体教具。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一口气开发出了包括奔驰后桥培训教具、奔驰前桥培训教具、奔驰座椅及电器培训教具等。尤其是奔驰C级轿车进行整车解剖教具的制作,使得新老员工都能对轿车内部构造、模块分布及走线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了调试人员技能水平。同时,国外专家曾多次邀请赵郁及其团队出国协助外方进行解剖教具开发,并且愿意支付中方人员差旅费用。

  发动机与变速箱是车辆最核心技术,但是,能够对发动机、自动变速箱的内部构造熟稔于心的人却寥寥无几。在2014年,赵郁带领工作室的技师团队又努力攀向了新的高峰——完成《奔驰七速自动变速箱及M274发动机剖解》课题。

  他与几位技师分工协作,每拆解一个部件,就要分析发动机以及自动变速箱的内部结构,拍照、摄像存档,保证后续的精确还原。整个项目下来,相机里已存储了满满近万张图片。苦熬了4个多月,一件几近完美的工业艺术品就这样从他们的手中诞生!

  由赵郁及其技师团队自主设计制作的系列培训教具,大大降低了培训成本,填补了国内高端汽车装配及维修工种技能培训教具的空白,为北京奔驰高质量发展和总装专业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提升,作出了突出贡献。

  传承技艺的“工人教授”

  一个人的成功不算成功,只有公司大量优秀人才涌现出来,公司的发展才会更加美好。这一直是赵郁的愿望。

  2009年,北京奔驰公司成立赵郁创新工作室。2010年1月,赵郁创新工作室成为北京市总工会和北京市科委创建的首批10个“首都职工创新工作室”。2012年,被人社部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014年11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此时,以工作室为平台,赵郁将传技带徒、绝技传承的大师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他多次带领技能丰富的技师深入一线,为公司新工厂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开设电检课程,为顺义工厂与电动车工厂的顺利投产作出突出贡献。他还提出了“实景教学——通过教具实训装配操作”理念,配合自主开发的实体教具,为北京奔驰汽车装调工设计出一套全新培训机制,更将传统的线上培训模式改变为线下一体化培训模式,大幅降低培训成本、提高培训的效率,开创了汽车行业技能工人实操培训新模式。

  结合多年生产一线实践,赵郁创新工作室先后编纂了《班组长培训课件开发》《技能人才培养体系金字塔》《总装员工培训手册》等培训教材,成为北京奔驰指导及规范职工培训、技能鉴定与能力考核参照标准。

  迄今为止,赵郁及其团队累计为企业节省培训费用300余万元,工作室累计培训新员工7000余人次。赵郁所教授的120余名徒弟中,19人晋升为高级技师、55人成为技师、11人成长为段长。(王宣凯)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