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研究】
原标题:锻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助力高质量发展
王芳
观点
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狠抓精神建设,完善体制机制,强化技能提升,健全保障体系,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
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既是进一步推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提出,要按照政治上保证、制度上落实、素质上提高、权益上维护的总体思路,改革不适应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要求的体制机制,这为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狠抓精神培育,在政治保证上凝心聚力
做好产业工人队伍思想引领。以思想理论武装为根本,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影响力,组织党员干部、劳模典型进基层开展面对面宣讲,持续推动理论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让产业工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融入日常、做到经常,转化为实际行动。
建设高素质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国有企业应配齐配强专职政工干部,同时建设兼职工作队伍,形成一支覆盖企业、车间、班组等各个层级,以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工作力量。非公企业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配备一定数量的专兼职党务工作人员。
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在广大职工中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营造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劳模先进的引领作用,认真落实劳模有关待遇。对生活困难的退休、失业、无固定收入劳模给予特殊帮扶。
完善体制机制,在制度落实上群策群力
完善收入分配体系,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基础上,坚持产业工人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创新以技能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完善多劳多得、技高者多得的技能人才收入分配政策。推动建立基于岗位价值、能力素质、业绩贡献、工作年限等各种要素的激励制度,合理确定技能人才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工人待遇水平。鼓励企业采取协议工资、项目工资、年薪制、持股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让个人收入与利润贡献挂钩。
提高产业工人自豪感,营造创先争优良好氛围。增强生产服务一线岗位对劳动者的吸引力,切实提高产业工人经济地位。加大对产业工人的荣誉激励力度,坚持各类表彰向一线产业工人倾斜。开展职工创新成果奖评选,建设劳模、工匠展示馆,将获得有关工匠等称号且符合相关条件的优秀产业工人,纳入杰出人才评选表彰范围;进一步增加产业工人在各级各类劳动模范、先进代表等评选中的比例,培养塑造更多优秀产业工人先进典型。
强化教育培训,在技能提升上用心发力
强化高技能人才培育力度。扶持建立更多技能大师工作室、劳模和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做大、做强、做优职业教育,全力打造现代职业教育创新示范区,培育优质职业教育品牌,在强化职业教育、加强技术培训、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等方面协同推进,提高产业工人队伍中技能人才占比。
充分发挥教育培训体系统筹作用。推动形成政府统筹、部门协同,行业、企业、院校、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职业教育培训格局,建立政府、业主组织、工会加高校的职工培训体系。政府牵头,明确部门分工,统一组织协调,积极运用各方尤其是工会健全的组织体系,筹划职工教育培训网络。
加大各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企业加大职工技能培训力度。对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企业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企业自办培训机构等方面,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给予支持。
健全保障体系,在权益维护上不遗余力
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聚焦转岗下岗人员、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整合人社、工会等多部门资源,采取网上平台与服务中心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招聘会,通过网上办事大厅简化流程,便利办理录用备案、退工登记、技能提升补贴申请等业务。
给予困难职工精准帮扶救助。走访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帮助就业困难人员享受政策。既要通过就业保护和就业转移,留住技术人才;又要通过技术培训,进行职工技术提升和人才储备,考虑将失业保险基金结余金用于职工技能培训和转岗转业培训。
健全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加强劳动争议预防、预警、调处机制建设,推进基层劳动法律定期监督检查,建立农民工工资落实情况日常巡视检查制度。打造全覆盖、多渠道、零距离的信访工作平台,实现“源头、主动、依法、公正”的矛盾诉求解决方式。
(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基地研究员)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