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发布仪式]木工刘更生:修旧如旧 匠心楷模
近日,在北京金隅龙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内的古旧家具修复中心,记者见到了大国工匠刘更生,他正在为徒弟讲解雕刻技艺的精髓。
刘更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第五代代表性传承人、北京金隅天坛家具股份有限公司龙顺成公司工艺总监。
他从事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已经39年,从一名木工成长为北京一级工艺大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大工匠、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打磨精湛技艺
1983年,19岁的刘更生和那个年代的很多青年人一样,顶替父亲的工作岗位吃上了“公家饭”,成为有着160年历史的京作宫廷家具老字号——龙顺成的学徒,学习“京作”硬木家具制作与古旧家具修复技术。
“刚开始当学徒,都要先学习开榫、凿眼。我在凿一眼的时候,一下把眼给凿坏了,师傅非常生气,他心疼这块料。”
师傅后来的一番教导让刘更生懂得,作为木匠应该惜木如金,更让他明白只有静下心来,才能把手上的活练好。从那时起,刘更生每天都背着一大包废木材,刮刨子、下锯、凿孔,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他重复练习了成千上万次。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刘更生变得有些驼背,但年复一年的勤学苦练,让他在方圆之间练就了精湛的木工技艺,锛凿斧锯样样精通,刨出的刨花也薄如纸张。
“有一次我在地摊上发现了一本关于中国传统家具的书,要150元,当时我一个月就挣300元,但我还是狠狠心买了,拿回家以后翻来覆去地看。当时我想,一定要把修复的手艺学好。”刘更生说。
出于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心底的热爱和尊重,刘更生沉浸在对木艺制作的潜心钻研中,技艺愈发精湛。
修复经典文物
2001年,刘更生开始负责古旧家具的修复工作。
他说:“修复工作远比制作新家具要难得多,要对传统家具的文化、历史、风格谱系均有细致的了解及研究,才能分辨出古旧家具的材质、器型与制作工艺,从而将各种木工技艺运用于修复工作中。”
近几年来,刘更生多次参与重要文物的大修与复制。
“这是2013年故宫博物院‘平安故宫’工程中的照片。”在龙顺成京作非遗博物馆里,刘更生指着一张张照片向记者介绍。
他还成功修复了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等数十件木器文物,复刻了故宫博物院金丝楠鸾凤顶箱柜、金丝楠雕龙朝服大柜,使经典再现,传承于世,为京作技艺、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贡献。
“我还设计制作了2014年APEC峰会21位国家元首桌椅、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大座屏、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贺礼、2019年建国70周年大庆天安门城楼内部木质装饰等国家重点工程家具。”站在一幅幅实景图前面,刘更生如数家珍。
传承非遗技艺
“有缝隙,这块还需要再处理一下。”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刘更生每天都忙着为冬奥会定制座椅进行平整度检测。
“国家对红木家具平整度的要求是小于0.2毫米,而我们对冬奥会产品的平整度要求是小于0.1毫米。”京作工艺为全榫卯结构,榫卯相扣,契合为一。每个精微步骤都是匠人与技艺的心灵对话。
作为公司工艺总监,刘更生带领团队研究完成名贵木材曲线拼接技法、线型刀具制作、异型部件模具的制作及应用、传统家具表面处理工艺技法及传统榫卯结构基础上进行改良等多项创新项目。2019年,与北京林业大学合作编制完成《京作硬木家具制作工艺标准》,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他说:“我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追求极致,是发自内心对手艺的敬重。我希望能用我的双手让传统家具焕发新生命。”
以心琢物,以技传世。2016年,刘更生创新工作室成立。他不遗余力地将手艺传授给生产一线的工人们,并成立“1351技艺传承梯队”,为非遗技艺的传承培养了大批人才。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