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社评】
原标题:让防灾有的放矢 让减灾事半功倍
工人日报-中工网评论员 吴迪
防灾减灾不是应急之举,也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它考验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有关方面要更加科学地认识致灾成因、防灾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提高防灾减灾精度。
据4月16日人民网报道,日前自然资源部召开2022年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会议提到,2021年我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全国发生地质灾害4772起,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20多年来首次降至百人以下;全年成功预报地质灾害905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2.5万余人。另据自然资源部通报,今年1月~3月,全国成功预报地质灾害5起,涉及可能伤亡人员123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815万元。
对地震、滑坡、泥石流、洪水、塌陷等地质灾害,很多人并不陌生。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一些地质灾害会直接危及百姓的生产生活。比如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2010年舟曲“8·7”特大泥石流等,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造成的死亡失踪人数20多年来首次降至百人以下”“成功预报地质灾害”“避免直接经济损失”……取得这样的成效,意味着很多人、很多家庭,以及社会财产得以平安保全。
地质灾害预警向来不易。一次次的地质灾害让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教训,也凸显出防治地质灾害的重点和难点。
从专业角度看,一是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情况复杂,对地质灾害的调查摸底工作难度较大,需逐步推进;二是科技攻关难度大,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应用需要适应、修正和较长时间过程,同时,相关技术在应用中发现问题和发出预警的精度还有待提高;三是基层识别隐患点、风险点能力参差不齐,对地质灾害的防治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此外,遍布全国的监测预警点设备安装维护成本较高,以及各地制定避险和搬迁撤离方案要符合当地实际且有可操作性,这些都考验着有关方面的智慧和能力。
从百姓的直观角度看,地质灾害如何从“真可怕”变为“真可防”,中间还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天气预报发布大风、暴雨、霜冻等红黄蓝色预警时,普通百姓应怎么应对?当洪水、地震、山体滑坡等灾害发生后,该如何有效避险、自救、互助?现实中,很多人有了出门前看天气预报的意识,但大多只停留于“要不要带把伞”“要不要添一件衣服”层面。人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中心和落点,只有让更多人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意识和能力,整体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才能形成“技防+群防”的闭环。
为突破难点,有关方面在不懈探索和努力。比如,前期防御方面,长年大量投入,包括技术攻关和研发应用、普适型预警监测系统和设备安装等;灾后治理方面,不断改进抢险救援、物资供应、卫生防疫、灾后重建等工作,有效减少次生灾害的发生;有的地方探索立法,对容易诱发地质灾害的生产经营和工程建设活动等加以约束,要求“谁引发、谁治理”。在协同共治、群测群防方面,气象部门与自然资源、交通、通信等部门合作,让地质灾害预警和防治更有针对性,百姓也在不断提升认识和应对灾害的能力以及互助技能。
防灾减灾不是应急之举,也不是一两个部门的事情,它考验着一个地方乃至一个国家的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应急救援能力。有关方面要更加科学地认识致灾成因、防灾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灾抗灾救灾相结合,提高防灾减灾精度。这既需要制度完备、技术先行,也需要制度被有效执行、技术顺畅转化和落地,同时需要广大公众在心里筑起预防各类灾害的“长城”。
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防灾减灾,就是要让“防”有的放矢,让“减”事半功倍。进一步提升全社会的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以高新技术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的精度和能力,筑牢守护千家万户安全的长堤,需要我们久久为功。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