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四位青年工匠创7项国家专利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2-05-05 16:38

  原标题:四位青年工匠创7项国家专利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张翀 通讯员 邵艳丽 王艾明

  江城武汉,坐标光谷。

  一座宽度50米、深度17米,全长约6公里的“超级地下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个地下空间工程,也是国内最长的地下空间走廊。总建筑面积约60万平方米,相当于72座标准足球场面积大小。

  在中建三局承建的武汉光谷地下空间项目,建设过程中采用多项国内先进技术,自主研发攻关多项技术课题,工程科技成果丰硕,“黑科技”满满。5项国家级技术成果立项申报、2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家级行业协会屡获技术竞赛大奖……

  累累技术硕果的背后,离不开4名年龄总和不到百岁的青年工匠的大胆探索和创新研究。他们用专业与创新,突破一个个难题,创新一项项工艺,在火热的建设一线绽放奋斗实干的青春之花。

  董晓佳:上百次试验终让土自然流动

  25岁的项目试验工程师董晓佳负责施工原材料检验把关工作

  2020年,董晓佳遇到了职业生涯中一大难题:如何在这座“超级地下城”进行土方开挖和回填过程中,解决土方堆放、固废污染整治、多余土木处理、回填不实沉降等系列难题,既保证回填密实度,又达到绿色施工的效果。

  董晓佳在同技术团队反复研讨论证中发现,只要找到一种便于现场施工的狭窄肥槽回填方式,就能在狭小的空间内完成土方回填施工,还能提升回填密实度。

  他们经过上百次试验,自主研发出自密式回填土技术。通过采用为流体状态的可自流平、自密实的回填土,经过特殊工艺搅拌成具有流动性、自密实性并满足施工需求的新型回填材料,回填土自行流动至肥槽内,相比混凝土混合料,不易发生沉降,具有成本低、稳定性高的特点,同一工序可节省近一半以上的人力与物力,回填质量达到相应标准。

  项目还承办了湖北省土木建筑学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2020年学术交流会暨“自密式回填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场观摩会,来自协会、高校、设计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均对这项新技术的实用性与应用前景表示认可,并推荐在全行业范围内扩大推广。

  “试验过程中遭遇过很多次失败,心情也沮丧过。但大家相互鼓励支持,让我重拾信心,咬牙坚持,最终成功。”回想起那段不断试验、不断失败、闷头研究的“苦日子”,董晓佳说。

  王园园:全息投影让工地如科幻电影般震撼

  王园园在光谷地下空间项目担任测量工程师已有4年时间,“建”证了项目从破土而出、初具成型再到抢抓冲刺的各施工阶段。四年时间里,他测量项目的点位高达数万个,每天围绕项目全线要跑数个来回,日步数经常是3-4万步。

  测量过程中,他发现传统的测量工具偶尔会出现测量不精准、需反复多次校准的问题,对施工生产带来影响。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园园看到测绘单位利用无人机探测地形数据,他随即与现场测量产生联想,“项目也配有无人机,咱们为什么不能让测量更加便捷化、精细化呢?”

  说干就干,王园园与技术部的同事共同启动基于无人机倾斜影像技术的全息投影放样施工方法的课题研究,用近4个月时间、百余次现场试飞,搭建建造模型、更新投影角度,最终确保该施工方法科学实施落地。

  “通过全息投影,可以在空中展示整个施工场地的3D模型,如同在电影院看科幻片一样震撼。施工操作人员只需按照全息影像从建筑物中心部位往外部依次施工,即可保证建筑施工的精度要求和质量要求。”目前,该项课题已正式申报国家级科学进步奖。

  龚杰峰:研发专利给安全施工装上“金钟罩”

  2019年,光谷地下空间项目正处于基坑施工阶段,主体结构深入地下近22米,工程土方开挖量达700万立方米,为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与精准性,360道钢管内支撑起到了“定海神针”般的支护作用。而这项技术,是由担任技术工程师的、时仅24岁的龚杰峰与团队同事一同完成的。

  为确保钢管内支撑安装的精准度和效率,龚杰峰与同事每日在现场推演实验,探索出一种仅需现场取材的新型定位托架装置。该装置在提高钢管内支撑安装的精度的同时,将安装一道钢管内支撑的时间、人工和设备成本均减少50%。

  《一种基坑内钢管内支撑安装定位托架装置》专利申报后,龚杰峰仍每天奔波于现场。“每道钢管内支撑的位置不同,所需托架装置模型也不同,技术系统不能闭门造车,深入一线才能更好的引领一线。”

  程林沙:“00后”的混凝土养护专家

  2021年毕业后加入地下空间技术团队的程林沙是项目的第一位“00后”员工。别看他工作经历不到1年,但他已经成为大家眼中的混凝土“养护专家”。

  在新员工下班组工作期间,程林沙看到2位工人在烈日下铺设混凝土养护薄膜,一个人拉一个人铺,满头大汗的同时进度却十分缓慢。他就将心中的疑问和项目青年技术研究小组的成员一同交流探讨,程林沙脑海里萌生了混凝土养护薄膜铺设工具专利的初步构想。

  两根弯折钢筋、四根钢管、两个钢管套筒、一根螺栓组装成一个三角形的工具棒,根据混凝土面的宽度进行调整,且薄膜铺设更加平实,相较于人工铺设,施工速度提高了一倍,经过反复论证试验,混凝土养护薄膜铺设工具成功运用到现场施工中,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李方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