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老区建设更上台阶,红色旅游迎来高质量发展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巍巍太行展新颜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2-06-07 04:56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老区新貌】

原标题:老区建设更上台阶,红色旅游迎来高质量发展(引题)

巍巍太行展新颜(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余嘉熙 通讯员 王佳宁

初夏时节,太行山深处林树青葱,叶茂荫深,绿意盎然。巍巍太行,红色记忆镌刻在人民的血液里。

如今,随着产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太行革命老区基础设施建设更上台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修复,红色旅游迎来高质量发展。

“一个字,中!”

地处南太行的河南新乡辉县市,是当年的豫北抗日根据地,拥有底蕴深厚的红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总量居全省前5名。

“景区开发之前,山路难行、信息闭塞,村民脱贫能力低、致富门路少,生存生活环境差,是河南‘三山一滩’中太行山的精准扶贫重点。”宝泉旅游度假区副总经理宋福丽说。

近年来,辉县旅游业全方位谋求转型提升,由山水游转向文旅融合游,一大批景区开建,社会资金快速涌入,基础设施迅速完善,农家乐、民宿等渐成规模,全域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断扩展,拓宽了先富带后富、先富帮后富的路径。

2022年春天,辉县市东寨村的大峡谷上,架上了一条索道,把村里人弯弯绕绕的出行线路瞬间“拉直”。

“裴寨社区来这里帮扶,我们村发展起来了。”东寨村党支部书记陈富军说,索道修成后,原来从山上去乡镇上看病、买生活用品,来回得一天时间。现在坐着这个索道,非常方便。

在辉县张村乡,裴寨社区此前是太行山区人均收入不到1000元的省级贫困村。这些年,全体村民抱团发展现代农业、服装加工业和红色文化旅游业,家家住上了小洋楼,人均收入2万多元,成了“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钱赚、户户是股东”的乡村振兴示范社区。

看到东寨、西沟等村子发展慢,先富起来的裴寨社区决定出钱出力帮忙。通过发展旅游、易地搬迁等途径,这些村落敲开大山深处的致富门,赶上了乡村振兴的快车。

“原来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现在一年收入能有二三十万元。”辉县圪针庄村民周玉平说。村民大多从事旅游服务业,经营收入占全村总收入的八成以上。

“要问这些年过得怎么样,那就是一个字,中!”全国劳动模范、裴寨社区党总支书记裴春亮说。

把青山绿水“追回来”

北依巍巍太行,南临滔滔黄河。作为太岳解放区的重要门户,位于革命老区的济源,如今要扛起构筑南太行和沿黄生态屏障的重任。

“原来,济源依靠着传统的钢铁、煤炭、有色金属等‘发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森林覆盖面积不足10%。因此,这些年来,济源一直致力于生态修复,试图在绿色发展的道路上迎头赶上。”济源林业局生态建设修复科科长任军战说。

把青山绿水“追回来”,是济源人的期望。“植绿!一代人做不好就两代人,一年做不好就十年。”济源人下定了决心。

1963年,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知青奔赴国有济源市南山林场,一心想在这片黄土地上扎下根、种下绿。仅用3年的时间,第一代林场人就绿化了10万亩荒山。随着第二代、第三代林场人的努力,济源的绿色版图迅速扩大。

2005年,济源基本完成宜林荒山绿化任务,但剩余的20多万亩荒山,却让人干瞪眼没办法:这些造林“困难地”以砂岩碎砾为主,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完全裸岩地,造林难度极高。面对这个“硬骨头”,济源林业人“死磕”技术、大胆试错,最终摸索出鱼鳞坑‘垒、借、铺、保、盖’五步造林法,使荒山变林海真正成为现实。

如今的南山林场拥有林地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97.8%,成为国家级重点公益林保护区,更是全国首批37家“中国森林氧吧”之一。

日子不一样了

在太行革命老区的故事里,绕不开“红旗渠”三个字。20世纪60年代,河南林州市人民靠一锤一钎一双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凿出了绵延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盘龙山村位于林州市西部海拔1300多米的太行深山上,山高路陡、土薄石厚、雨少风大。“大山堵着走出去的路,把村民们谋生活的路子也堵死了。”盘龙山村民王生有对记者说。

王生有的大哥王自有在盘龙山村当了50多年村干部,一直带领村民修路绿化种药材,但直到王自有去世,村民也没能富起来。任村镇党委领导多方调研后,想让王生有回村里接过大哥的担子。他说,林州人,最不怕的就是困难。

从2014年起,修建盘山公路、蓄水池成为盘龙山村的头等大事,但仅硬化道路就需要一大笔资金,村里几乎没有一分钱,王生有犯了难。

“这钱我来出,一定要帮大哥完成这个心愿。”二哥王金有的话,让王生有吃了一颗“定心丸”。王金有在焦作市从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多年,事业红红火火,没少为家乡建设出力。这次,他拿出来80万元。

施工期间,王生有天天“贴”在工地上,上山路坡陡弯急,怕老伴儿担心,他总是想法撒谎瞒住;村民干活不用催请,一大早就往工地跑,天黑透了再回去,个个抡圆了膀子干……

几年后,盘龙山泥泞的土路变平整,危房被修复,以往令人心悸的盘山公路也有了防护墩,村民们不再提心吊胆;文化广场建起来了,健身器材大受欢迎,污水管网建设等工程使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生活环境好了,还得想想怎么致富,要不然跟没充气的轮胎一样,跑不远。”王生有这样说。经过调研,他们选定了花椒产业,村里采用“支部+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成立了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务工合同,收购花椒统一包装销售,注册“盘龙丰”农产品商标、申请“大红袍花椒”外包装专利,建立了“盘龙云端”淘宝网店……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实现双增长。

责任编辑:朱晶晶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