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风采】
原标题:扎根农村60年,赵亚夫带领老区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引题)
把成绩写在大地上(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洪涛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我会继续坚持下去,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为农民服务一辈子!”党的二十大代表、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镇江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赵亚夫已扎根农村60年,他是当地农民眼里的“大地活雷锋”。
“把成绩写在大地上。”这位今年82岁的老人,一辈子扎根农村、服务农民,退休后,作为志愿者来到茅山老区戴庄村,坚持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技术顾问,带着农民干、做给农民看,通过科技兴农、以农富农,带领老区农民走上共同富裕道路。
“大地活雷锋”的初心使命
“对我少年立志影响最大的人是一个校友。这个人就是瞿秋白。”赵亚夫在讲党史课时,经常这样开场。
儿时,赵亚夫就读于常州觅渡桥小学——这也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的母校。毕业典礼上,瞿秋白夫人杨之华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孩子们长大后,做一个像秋白一样‘又红又专’的人。”
“这句话,就像一粒种子,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赵亚夫说,“先烈的精神,激励着后人。我们要不忘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我心灵上的入党介绍人是雷锋。”对于自己申请入党时的情形,赵亚夫记忆犹新。1963年春天的一个夜晚,赵亚夫含泪看完电影《雷锋》。回到宿舍的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向雷锋学习,为人民服务”,成了那一晚他脑海中唯一的念头。当晚,赵亚夫就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带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赵亚夫把发展农业、致富农民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上世纪80年代,他提出了“水田增粮、岗坡致富”的思路,大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建成当时我国南方面积最大的草莓产地,带领农民发展高效农业增收致富。
带领农民种植有机作物
2002年,赵亚夫从镇江农科所退休。他一头扎进当时句容最穷的村——戴庄村,带领农民种植有机作物。
当时的戴庄,土壤贫瘠,农作物种类少、品质差、产量低。赵亚夫建议村民们种植水蜜桃,并坚持不打农药。
村民们心存疑虑:“不打农药,桃树能成活吗?”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赵亚夫和村干部承包100亩土地开展桃树种植,卖出了3元一斤的好价钱。
“以前,桃子没人要,1元钱能买3斤。2004年,有机桃一斤能卖到8元。”最早跟着赵亚夫尝试有机种植的村民杜中志尝到了甜头,成了示范户。许多村民也种起了有机作物。
在赵亚夫的指导下,戴庄全村禁用农药化肥,选抗病良种,施醋糟肥田,靠蛇鸟驱虫。农作物产量虽然短期降下来了,但是品质大大提高了。长期下来,当地生态得以修复,“废地”变成了“宝地”。
让更多农民一起富起来
一些村民先富起来了,剩下的怎么办?
“办好合作社,让所有村民一起富起来。”2006年,赵亚夫牵头成立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加工销售,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服务。“保障贫困户获得稳定收入,让不会做生意的农民也能赚到钱。”
赵亚夫介绍,以种植“越光”有机水稻为例,社员只需负责简单的田间管理,农机作业由合作社的农机服务站负责,年底合作社根据社员田间管理情况进行分红。目前,戴庄全村866户有812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全村务农村民全部加入合作社。
“我们一家4口虽然全部残疾,但加入合作社的第二年就不吃低保了。”村民黄永红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肢体残疾,外出打工过得很苦。2014年,黄永红回乡,加入了合作社,在大家的帮助下种植高架草莓成功,年收入很快超过10万元。
“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赵亚夫身上的荣誉称号不胜枚举。2021年2月25日,他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称号。从北京领奖回来后,他又一头扎进田间地头。
“我想把‘戴庄经验’推广出去,让更多农民富起来。”赵亚夫说,“尽我所能,帮助山区创造满山的树木,满坡的果林,满岗的鲜花,满地的优质稻米,让农民收获满屋的财富。”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