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第二届津门工匠|李晓宝:为航天器插上飞翔的“翅膀”

来源:中工网
2022-11-01 15:13

李晓宝,天津航天机电设备研究所车工高级技师,航天特级技师,中国国防邮电职工技术协会个人理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曾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天津市劳动模范、首批“海河工匠”等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严慎细实”的航天作风是李晓宝从事车工工作28年来时刻牢记在心的“铁律”。他以其高超的手上功夫、精准的加工技艺,完成了上万件卫星关键机构件的精密加工任务,确保了产品质量的“零缺陷”,成为我国宇航产品精密制造领域的技能专家,为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北斗导航等多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圆满完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勇挑重担,打造航天精品

由于“功夫”过硬,研究所接到我国首次为CAST2000卫星平台研制新型太阳翼机构产品时,首先想到的是李晓宝。此产品材料切削性能差、零件结构异常复杂,但李晓宝迎难而上,依靠精湛的加工技艺,突破了高精度转轴定位、航天特殊非金属变形控制等加工难题。

在举世瞩目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任务中,着陆器转移机构、相机指向机构、次表层雷达天线等6类机构、20余种难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均优于5微米,加工难度极大,无异于“站在钢丝绳上跳舞”。其中,双臂一般的转移机构是托举巡视器安全抵达月面的关键单机产品,关系着整个巡视探测任务的成败。

面对严苛的精度要求,李晓宝迎难而上,废寝忘食地开展技术攻关,自主设计深孔抛光工装、独创“基准面分布加工法”、设计应用十余种复杂零件装夹找正方法,解决了微应力装夹、高精度定位、高刚度固定等一系列加工难题,最终将产品加工精度控制在2微米以内,仅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1/20,确保了转移机构在月球表面成功动作,为我国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及巡视探测壮举做出了重要贡献。

攻坚克难,解决制造难题

欲工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各重点型号关键件的加工过程中,李晓宝不断琢磨、创造各类工装夹具。“曾经加工关键件的成功率上不去,我就琢磨应该是工具的问题。工具不称手,我就稍微用点时间自己手工去磨。”李晓宝口中的“用点时间”,就是他天天加班奋战到夜里11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设计的专用仿形镗刀,攻克了卫星U波段馈源的加工技术;“天线螺旋线绕制工装”的设计与使用,解决了数十个型号星上天线螺旋线的制造难题,使产品成形率由不足60%提高至100%……这些影响任务进度、决定产品质量的大量瓶颈难题,被他一次次的创新而攻克解决。如今,李晓宝已先后编制开发十余类专项加工方法,设计、制作百余台套专用夹、辅具,公开发表多篇技术论文,并取得5项国家专利授权。

言传身教,传承匠心技艺

作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劳模创新工作室领衔人,李晓宝将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承作为自己应尽的使命。他将积累多年的实践经验全部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周围的年轻人。“所有的技术都是要传承的,而年轻人就是未来的希望。”李晓宝说。目前,从李晓宝劳模创新工作室中“出师”的20余名徒弟,均已成长为我国航天器制造领域的技术骨干。

让卫星在太空完美展翅、铺就“嫦娥”落月的坦途……28年匠心逐梦,李晓宝用“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保证了万余件宇航产品“零缺陷”加工,也为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奉献着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据2020年9月4日天津市总工会网站消息 天津工人报记者高竹君)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