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经验和心得可全在这儿了。”12月6日,在办公室里,熊杰拿出一本由他主编的《氧化镁混凝土拱坝筑坝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专著,聊起了黄花寨水电站工程。
熊杰是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在业内颇有名气。前不久,他光荣入选首届十大“贵州工匠”。
“黄花寨水电站是蒙江流域格凸河上第三级电站,库容接近2亿m3,工程规模为大(2)型,成库条件极为复杂,坝肩岩溶裂隙发育,交叉切割明显,建坝条件较差。”该电站是熊杰最得意的工程设计之一。2006年,在接到该电站的设计任务后,他立即投入工作状态,组织人员考察地质地貌。
“拱坝是坝工中最复杂的建筑,对地质结构、建筑物形状、施工材料的要求都非常高。”熊杰说,施工图设计阶段,作为工程负责人,他组织和参与了拱坝优化设计工作。
熊杰带领人员在推荐坝线的基础上,进行了地质详勘,摸清了右坝肩囊状风化带的分布情况,对枢纽布置进行微调,右坝肩避开囊状风化带集中区域,左坝肩尽量远离下游的副地形避免了不良地质带的处理工作。
随后,他们对拱坝开展体型优化工作,分析比较了三心圆、统一二次曲线、对数螺旋线等多种线型拱坝,深入比较其应力分布状态和技术经济,最终选定最优的椭圆线型双曲拱坝。“从方案设计阶段审批的35万m3坝体混凝土,优化到28万m3,减少了7万m3,优化率达到20%,光是节省的混凝土投资就达到1600万元。”熊杰说。
据他介绍,该工程运用了氧化镁混凝土拱坝筑坝技术,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熊杰提出拱坝掺入适量氧化镁,利用氧化镁混凝土的微膨胀机理以补偿混凝土后期冷却收缩,从而达到坝体防裂和简化温控的目的。“这样可以减少坝体分缝,从方案设计的12条横缝,优化到了4条分缝,并且减少了温控。”他说,该技术的运用不仅大大简化了施工工序,并且节省了工程投资,缩短了施工工期。
黄花寨拱坝是我国第一座超过100m级采用氧化镁混凝土筑坝技术建成的拱坝,该工程获得了2012年贵州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二等奖(熊杰为第一人)、2013年贵州水利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我还担任了贵阳市南明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负责人,设计建成了4座世界规模最大、挡水闸板最高(8m)的气动盾形水闸。”熊杰自豪地说,气动盾形水闸是2011年水利部研发出的新坝型,之前仅在北京奥运村建成了几座3m以下的工程。
“生命有限,事业无限。我热爱自己的事业,愿意将一生献给它。”2013年初,熊杰调任院企业发展部副主任,负责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管理。近几年,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申报承担了省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院自立科研项目20余项,申报专利70余项,熊杰主编《氧化镁混凝土拱坝筑坝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实践》专著,获授权实用新型2项,发明专利3项(已公示)。
(原载于2016年12月8日贵州省总工会微信公众号“81号工馆” 劳动时报记者罗文颖 赵兰)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