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填满了!玉米棒尖“最后一厘米”(有声朗读)

来源:农民日报
2022-11-04 09:04

原标题:填满了!玉米棒尖“最后一厘米”

近日,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翟家镇四合村的千亩良田里,写有“‘吨半粮’书记指挥田”的牌子立在不远处,尽管玉米很快便要收割了,玉米茎叶依旧绿油油的。“活秆成熟,专家来测过,单穗重量平均增加二两。这玉米,妥妥高产!”作为种田“老把式”,四合村党支部书记孙景茂已将丰收看在眼里。

单穗增重二两,从玉米个头看似乎并不明显。孙景茂摘下一个玉米棒子,扒开多层皮,扯掉玉米须,只见棒子无秃尖、无缺粒,棒尖上都挤满了金黄饱满的玉米粒。今年,这种“满棒玉米”在翟家镇“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大约占到80%。“以往,棒尖的1-3厘米处缺粒或无粒很常见,有一半玉米能‘满棒’就不错了。所以说要增产,就得努力‘填满’棒尖这最后一厘米。”孙景茂说。

如何“填满棒尖”?在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张吉旺负责指导的试验田,有一部分在四合村,玉米各生长节点都在其指导下完成关键性田间管理。“种子选用‘登海1996’,抗倒伏、耐密植,籽粒饱满,播种时保持群体结构合理,能保证授粉。”他说,有良种、良法,还要落实下去,所以各级“书记抓粮”很关键。

如张吉旺所言,“填满棒尖”,“书记抓粮”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翟家镇党委书记张万里的鼓励下,四合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加大“吨半粮”创建力度。“要不是张书记鼓劲儿和敦促,我可能真不敢流转700亩耕地,也不会对管理这么上心。”孙景茂说,去年“吨半粮”创建工作开展之初,全镇52个村的党支部书记都立下了“示范田亩产必超3000斤”的军令状。

在一些关键生产节点,村党支部书记和其他村干部都得带头。玉米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部分农户因人力不足、认识不足等情况,少喷施甚至不喷施防治病虫害的药物,村干部便挨家挨户进行动员,推广科学喷防。“千招万招,不抓落实就是没招儿。亩产‘吨半粮’,支部挑大梁。”张万里说。

据悉,临邑县先后邀请各级农业专家为200余名村党支部书记和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并成立了12个技术指导小组,分区域、分环节、分苗情开展技术服务。自2019年以来,临邑县连续4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3.94亿元,受益面积23.9万亩;今年争取项目资金1.891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9.7万亩。

此外,临邑县统筹整合1亿元资金,用于“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已累计修建道路134公里、沟渠边坡衬砌55公里、河道清淤142公里、修建桥闸98座、植树3万余株,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同时,临邑县启动“2022年度粮食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投资450万元,在全县10个乡镇重点打造20个攻关区和5个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县10万亩以上粮食增收增效;“吨半粮”产能创建核心区发展各类新型经营主体541家,土地托管、半托管面积达7.8万亩,占核心区总面积的78%。

责任编辑:王妍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