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2018年河北工匠|康英勤:在创新中传承年画瑰宝

来源:中工网
2022-11-15 10:13

工匠速写

康英勤是一名残疾人,从小患有先天性腿残疾,行动不便;但他勤奋好学,笔耕不辍,靠着自身不懈的努力,用21年的时间从武强年画博物馆的看门人蝶变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他一直以弘扬传统文化、做大做强年画产业为己任,热心带“徒”悉心传艺,在创新中传承着年画瑰宝,让武强年画这一非遗项目在“非遗文化”的春天里绽放出了靓丽的光彩。

磨砺以须 残疾少年立志自强

“我就喜欢干这个!”初见康英勤,一提到年画,他便开门见山地说,语气诚恳,目光坚定。

用21年的时间,从武强年画博物馆的看门人蝶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支撑康英勤的就是“兴趣”和“坚持”。

1965年,康英勤出生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肖庄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先天性腿残疾的他,从小就立志自强——长大后要靠自己的努力挣饭吃,决不拖累家庭,更不拖累社会。

武强县是享誉中外的年画之乡,年画自然而然便成为了从小喜欢画画的康英勤模仿学习的对象。“有空了就在纸上、地上、墙上学着画。”听说哪里有年画艺人刻版或印画,康英勤总要找机会去观看。在他心里,把将来做一名画师当成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1980年,正在读初中的康英勤听说武强县文化馆在麦假期间要举办一个工艺美术培训班,他便立刻跑去报了名,因为麦假只有七天,康英勤又跑去学校央求老师再请给他三天的假,就这样,在短短的十天时间里,康英勤刻苦认真地跟着年画艺人王兴邦学习美术基本功,临摹一些简单的画。看到他废寝忘食学习的样子,王兴邦对这个身体残疾的少年充满了钟爱之情。上高中后,掌握了美术基础知识的康英勤,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琢磨年画及人物画上面,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每逢节假日,康英勤都会去县文化馆找王兴邦请教,而王兴邦也是热情相待,毫无保留地进行传授。

1983年,康英勤又参加了武强县文化馆组织的年画培训班,为期一年多的学习,让他对年画的制作有了全面的认识。“先学做工具,再学绘画、刻版、印刷,熟悉了年画制作的整个流程。还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为乡下的画店制作年画,或者画美术广告、制作牌匾。”回忆起这段为他后来的创作奠定坚实基础的岁月,康英勤依然很兴奋。他每天早来晚走,不懂就问,刻苦练习的执着精神再次深深打动了王兴邦,这个残疾少年给王兴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7年,武强县筹建武强年画博物馆,从民间收集来许多画版,保管处需要找个看门人。当时正负责博物馆画版收集、整理工作的王兴邦想到了有志于年画事业的康英勤,便推荐了他。虽然待遇每月只有15元钱,但康英勤却瞄准了这个进一步接触武强年画的机会,他二话没说,驮着铺盖卷就来上班了。

从此,康英勤除了认认真真“看门”外,整个心思都用在了“学艺”上,每月的工资除了给家里几元钱外,其余都花在了买工具、书籍和练基本功上。“白天印裱年画资料,晚上复制年画。看得多了,练得多了,就完全了解了年画的种类、艺术风格及其制作工艺,找到了感觉,然后有了自己的想法。”渐渐地,康英勤成为年画之乡的一名艺术新秀。1992年,武强年画博物馆陈列时,康英勤以精湛的技艺复制了许多参展的年画,并负责设计制作了展厅中有关明、清时代武强南关画业一条街和诸多年画作坊的巨型沙盘。

随着武强年画博物馆的建成和开馆,康英勤靠着业务专长被吸纳为正式职工,除负责历代年画古版资料的库房保管外,还负责年画工艺品的开发和制作,逐渐成为了武强年画博物馆的业务骨干。

及锋而试 创新开发年画工艺

武强年画是一门底蕴十分深厚的民间艺术,康英勤如痴如醉,不仅在绘画领域笔耕不辍,而且在印刷工艺上也不断追求创新。

武强年画在鼎盛时最高年产量曾达一亿对开张,行销大半个中国,但随着时代变迁,其内容单一、不宜装裱、跑色褪色严重的缺点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发展。为此,康英勤积极探索,于2000年对武强年画的制作工艺进行了大胆改革创新。

康英勤通过不断地走访学习,首先尝试了使用水色替代原来的颜料,画作虽然色彩比老工艺艳丽了很多,但后期装裱时却又出现了跑色现象。于是,他又改用广告色来绘制年画,但画作出来后虽然装裱时没有问题了,但画作成品的颜色却不够亮丽。“那个时候啥都顾不上,一心只想着配置颜料的事,只要产生一个新的想法,我就赶紧进行实验,检验结果。”不服输的康英勤通过深入地思考和不停地尝试,终于研发出了现代颜料“二合一”调配法,他巧妙地利用了广告色的稳定性和水色的鲜艳度,并在两种颜色的基础上加入胶液进行固化,使新生成的颜料印制出的画作不仅不易掉色,而且经装裱后还不易跑色,画面效果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康英勤还研发出了“颠倒顺序印刷法”,把传统的印刷顺序中的先印黑色改成先印彩色,最后再印黑色,“这样的年画成品线条清晰、画面更加鲜艳、漂亮,装裱出的成品清晰、美观,收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不仅深受游客的欢迎,还大大降低了废品率。”康英勤自豪地对记者说。

看着满意的印刷效果,善于思考的康英勤在绘制创作年画上又动起了脑筋,他说:“以前的年画太过于古朴、传统、简单和夸张。”于是他大胆创新,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绘画手法,构图大胆,用色丰富。尤其是在色彩设置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进,他在原来传统的红色、黄色、粉色、蓝色、黑色的基础上,又配置了紫色、橙色、灰色、肉色、绿色等颜色,最多时一幅画作颜色可达9种,使年画作品形象更加生动活泼,也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和人们的审美要求。

30多年来,康英勤绘制的各类年画无数次获奖:2002年5月“年画印刷”在“首届中国民俗吉祥艺术节”获表演奖银奖;2007年作品《连年有余》被中国邮政总局选为“2007年有奖贺年封”邮资图案,并被中国农业博物馆收藏;2012年作品《平安是福》荣获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学会“乡土奖”银奖和“东方杯”全国中老年书画诗词摄影大赛一等奖……尤其是近年来康英勤创作的新年画《喜事新办》《时代楷模》等一幅幅充满时代气息的作品,给武强年画增添了新的风采。

不断地创新和艺术理念的升华,让康英勤和同事们如鱼得水,他们在年画工艺、花色品种以及对产品包装上也接连不断地创新和提高。他们研究开发了一系列武强年画礼品型产品,包括工艺茶具、武强年画构图剪纸挂历、武强年画工艺扇、精品小挂件、武强年画内画壶等产品,使武强年画博物馆向文化产业挺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了明显提高,让武强年画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

薪火相承 热心带“徒”守艺非遗

2008年对康英勤来说是极其难忘的一年。这一年,他被河北省文化厅命名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这一年,他被授予全国优秀书画家称号;这一年,他走进了北京奥运村展示武强年画。

“一位立陶宛运动员要了10把年画扇子,但因为扇子上没有奥运五环标志,他感觉很遗憾。听说他不着急拿走,我就在晚上一把一把把五环标志亲手描绘上去。第二天那位外国运动员看到后非常满意并高兴地与我合影留念。”

康英勤说,“传承人就是要上承下传,这也是传扬武强年画的机会。”

为了把武强年画这一非遗文化发扬光大,近年来,康英勤先后参加了在新加坡、比利时、日本、韩国、北京、上海、澳门、深圳、昆明、西藏、厦门等地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武强年画刻、绘、印工艺展演及非遗项目的展览展示等民间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让康英勤记忆深刻的是2007年,他三次到澳门参加了由澳门文化局倡办的“武强年画制作工艺流程学习班”,教授澳门和外国的40多位大小朋友学习武强年画的绘稿、印刷和刻版工艺,并由澳方录制了武强年画制作专题片《中国民间工艺绝活——年画》,用于澳方在行政区内的民间艺术教学和交流,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

多年来,康英勤一直以弘扬传统文化、做大做强年画产业为己任,他说:“要将武强年画发扬光大,除了走出去宣传,还要坐下来实干,这就要求不能只有自己在艺术上‘冒尖’,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共同发展。”因此,康英勤在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坚持热心带“徒”。虽然并没有举行过什么正经的拜师仪式,但是他从当年王兴邦对自己的帮助中学习到了一种无私的精神,对于喜爱年画的有志青年或是勤于请教的新人同事,他都手把地手教,把自己对年画的技艺和感悟一点一点地传授给他们。

康晶,2014年来到武强年画博物馆工作,从零开始跟着康英勤学习印刷技术,起初经常犯错,由于印刷手法的不正确导致了各种错误习惯的形成,康英勤便耐心地一遍一遍地进行讲解,并不厌其烦地进行示范,对于康晶的作品都要仔细的检查和纠正,经过几年严格的要求和刻苦磨炼,康晶如今不仅能够在博物馆独立进行操作演示,还多次代表武强年画博物馆参加各种民间艺术展演活动。

2018年,武强县举办“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武强年画创作展”,袁增瑞拿着自己的一幅无名作品找到了康英勤,让他给指导一下。康英勤二话没说,放下自己手中的活计,认真地看了起来,一处一处帮着袁增瑞分析作品的构图以及想要表现的主题,对色彩的处理、造型的改进以及绘画的方法都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并为其作品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记忆中的感动。经过反复修改,一幅以葫芦为轮廓、上半部分以北京奥运胜利举办、下半部分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画面为基调,表现记忆中的2008年让人感动的大事件为主题的画作诞生了。该画作成功入选创作展,并受到好评。

在康英勤的悉心指导下,康达、耿雅雯、刘冰等十余名弟子均已出徒,分别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年画传承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如今,年过半百的康英勤在人生路上悟出一个道理:“一个人的责任,不单是生存,而且要奋斗,要付出,要奉献社会。”康英勤坦言,创作出更多人们喜爱的年画作品,并将这一非遗文化发扬光大,是自己一直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原载于2019年3月30日《河北工人报》第8版 河北工人报记者高洁)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