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工匠 匠心筑梦”
原标题:制丝线上“护航人”(主题)
——记广西工匠韦文(副题)
广西日报记者 赵超 通讯员 丁爱民 景喆
如果说烟丝是香烟的灵魂,那韦文就是烟丝生产设备的灵魂。
广西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南宁卷烟厂制丝车间副主任韦文,以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在生产一线从事生产设备的电气维护和改造工作。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不甘平凡,在长期的实践中锤炼本领,负责攻关课题和技术创新项目达210项,组织的改造项目为公司节约资金超过5000万元。他先后获得全国杰出青年岗位能手、广西最美青工等多项荣誉。
肯拼才会赢
2005年,刚刚从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的韦文,满怀骄傲走进南宁卷烟厂车间时不禁傻了眼:这些设备一台都不认识,更别谈什么操作。他这才明白:理论和实践结合需要付出。
“肯拼才会赢。”韦文不服输的劲头一下被激发出来。上班时,他跟在师傅后面,仔细观察每一个操作与维修动作,珍惜每一次操作机会。下班后,他找师傅要来设备的资料图纸,熟悉设备的性能、特点。
为了看懂进口设备的说明书和结构图,韦文购买了大量专业书籍和英语词典,每天用2个小时补习烟机设备专业英语单词,将所有进口烟机设备的英文说明书全部翻译成中文,为制丝车间的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了详尽的技术资料,不但提升了自己的技能,车间其他维修人员的技能也得到提升。
他的第一个岗位是切梗,工作中需要换切丝刀,共35个步骤,螺距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为了尽快掌握换刀技术,他常常留在车间把刀具全部拆除,再进行安装。即使熟练掌握,换刀仍需要两个小时。理论知识发挥了作用,他利用所学知识自行设计了一个工装,将换刀时间压缩到了35分钟。
创新提质效
学无以致用,岂不是锦衣夜行?韦文并不满足于已经熟练的切梗工,他希望所学发挥更大作用,于是他走上了电气维修岗位。
制丝车间应用国外公司的以太网、控制网和设备网三层控制网络来服务制丝生产线,带来高精度、高效率的同时,也需付出高昂的设备网电气元件采购费用。“如果能把废旧电器元件修复利用,可以节省一大笔费用。”爱动脑的韦文一头扎进生产现场,针对三层控制网络的参数进行系统设计和调整,不停地拆拆装装,反复摸索。3个月后,他设计出南宁卷烟厂第一个电气实验室,研制出烟草行业第一个DeviceNet网络测试平台。依托实验室及测试平台,成功将车间历年积攒价值500万元的损坏配件修复,为公司节约了可观费用。
创新创造是一名工匠的素养。多年来,韦文负责了《图尔克启动器底板电路改进》《D网测试平台的研制》《真空回潮机改造》等15项技术创新及攻关课题,均取得显著成效。其中《掺配段产能提升改造》项目,以不到30万元的费用,将产能提升90%,直接节约设备采购经费超过1000万元。
在开展QC活动中,韦文负责或参与的QC课题《研制SH626型烘丝机滚筒薄板泄漏检测的装置》《SQ36型切梗机降温装置的研制》《叶片加料机供水稳压稳流系统的研制》获得全国QC成果发表赛一等奖。
做好传帮带
一个企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诸多技术工人的支撑。2016年,韦文担任制丝车间副主任后,一直把做好“传帮带”当成自己应尽的责任。
2018年,以韦文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他以开展大师晚间公开课、制定系统培训课程等方式,分模块对维修青工、操作工进行培训,提升员工在基础知识、设备原理、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同时,着力推进“项目育人”,组建核心成员团队,通过加强设备智能化研究,将大数据、智能技术引入车间生产设备控制,提升了车间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
在韦文的带动下,工作室技术创新硕果累累,目前已累计完成各类设备改善1600项,取得专利授权20项,100多个课堂获得各级奖励。工作室更是培养出4名电工高级技师,40人次获得职业技能等级晋升,18人次在各类市级及以上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原载于2022年2月28日广西日报)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