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童松年:“划线机上的艺术家”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旭
童松年,1963年2月15日出生。1981年进入大连重工,从事于加工车间划线工作,秉承“干一行爱一行”的精神,童松年一直从事于划线工作,这一干就是近四十年。
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学习,加之近40年的匠心坚守及精益求精的敬业态度,童松年从一名小小的学徒工,一步步成长为划线工种中的大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就了他辉煌的职业生涯履历,曾连续19年获得集团公司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标兵;1996年至今获得了四次大连市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2011年获大连名师称号;2014年获大连市有杰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称号;2018年获大连市高技能人才称号;1999年获得了辽宁省级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15年享受政府津贴;2015年辽宁省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2020年又荣获“辽宁工匠”荣誉称号。
童松年把这些荣誉的取得更多的归功于企业搭建的平台,称号越多,荣誉越高,责任越大,而他多年来也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优秀党员,一位国企工匠的初心和使命,为企业生产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企业打造世界级散料产品发挥着关键作用。
划线是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加工车间的第一道工序,相当于整个后续工序的定海神针。划线工按照图纸对工件进行检查并在工件上划上基准线和加工线,后续工序依据工件上的基准线和加工线进行加工。在划线工作标准中,误差都是以毫米计算,可见划线工作的重要性。划线工的水平越高,产品加工的精度也就越高,材料的损耗也就越低。目前为止,划线工仍是全世界大型机械制造企业中不可缺少的工序,并且很大一部分工作仍然需要工人用钢尺、划规等简单的工具纯手工操作,机械化水平较低。
2014年,童松年受到了来自全世界标准最高国家澳大利亚人的挑战,回转钢结构A型梁采取分体制造、加工,然后再将A型梁合为一体的制造工艺。在对回转钢结构A型梁进行对接、合为一体时,澳方监理提出如何保证A型梁合体后尺寸精度的质疑,工艺提出用测量调整的方法矫正,澳大利亚人坚持认为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童松年临危受命来到现场,在澳大利亚监理的注视下,一个人默默爬上了十几米高的A型梁。当童松年用他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以及高难度的测量方式,把一套尺寸数据和解决方案拿到澳方监理面前时,澳大利亚人仍不敢相信眼前这个老工人能用这样的方法测到准确的数据。于是,童松年再次爬上A型梁,他在上面测量,澳方监理用先进的设备全程在下面跟踪测量,复核下来,居然真的分毫不差,得到了澳方监理的高度赞扬。
划线水平的提升,需要在不断的工作实践中去总结、完善。童松年通过对这些年参与的焦炉设备、装卸设备、掘进机、盾构机等大型机械的钢结构件的划线工作总结,总结出“推焦杆不翻转立式内侧划线方法”、“堆取料机门座架销轴孔定位样板”、“垂直吊线空间多点划线法”、“斗轮体同心划线工装”等多个先进操作法。
“劳模精神代代传,我要将我的技术经验留给企业”,这是即将退休的童松年常说的一句话,童松年依托企业为其搭建的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站,积极发挥着“传帮带”作用,不断总结典型结构件划线标准化操作,开展课题攻关和技能操演,并为徒弟制定了短期及长期培训计划,薪火相传,努力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一线技术人才。
(原载于2020年10月11日工人日报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