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张来喜:刀光见“印”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徐春晖 周永金
一把刻刀,手腕轻动,刺剔交替,几个起落之间,红漆碎屑纷飞,纤细精致的花纹在深入浅出之间逐渐显现。41年来,江苏大工匠、扬州雕漆大师张来喜从未停止过伏案劳作。
扬州雕漆,古称剔红,以其繁缛的工艺、精细的雕刻闻名。该技艺起源于唐代,鼎盛于宋元,发展于当下,在中国工艺史上占据一席之地。
张来喜自小就对手工有着浓厚的兴趣。上学途中,他经常路过一家工艺品商店,隔着玻璃窗看里面的红雕漆花品。“那时候还对漆器不了解,不知道上面精致的底纹都是纯手动雕刻的,单纯觉得好看,每次路过都要静静欣赏好久。”
1981年,张来喜凭着爱好报考了扬州工艺美术学校漆雕专业,从学素描、捏泥人学起,三年基本功之后,进入工厂实习。
雕漆先要磨刀。刀要利要薄,才能出好作品。雕漆所需的刀具种类繁多,平口刀、尖刀、斜刀、瓦刀、弯刀,宽度从一毫米到两厘米。“师傅跟我们说,磨不好刀,也学不好漆雕。”磨刀磨性子,光磨刀就磨了三个月,那时候张来喜手上的皮几乎都磨完了。直到现在,张来喜也都是使用自制的刀具。
有一把好刀后,接下来学习的是底纹雕刻。“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精湛的技术。”
以最简单的方套圈为例,一个锦文要32刀,下刀角度需统一在45度,才能尺寸大小都一样,刻出来的底纹方正。最开始,有可能两周才能刻出一两个好的图案。等到熟练掌握基本功后,还要反复练习花卉雕刻,等能把一朵花雕刻得栩栩如生了,才算通过。
一件雕漆作品制作时间长,从刷漆、雕刻到打磨,完成全流程一般需要两到三年,张来喜主要负责的是雕刻环节。拿到设计图纸,不能急着雕刻,动刀之前读稿尤为重要。
“要了解作品内核、雕刻的重点、难点部分,有时候一些图纸上不清楚的地方,我们还需要改稿。所有的纹路等细枝末节在下刀之前都要考虑清楚,把所有可能遇到的瓶颈问题前置。”开刀后,张来喜不用再看稿,图纸全部了然于胸。
41年来,张来喜基本上没歇过,就连大年除夕、大年初一都在工作室,晚上回到家,也会在脑子里不停构思创意。无数作品在他的刻刀下,烙下他鲜明的印记,成为传世精品,。今年,他已到退休年龄,还是停不下来,“就是喜欢,就是想做。”
在张来喜看来,工匠就是手艺人。只有坚持、有恒心和毅力,才能成为真正的工匠。近几年,张来喜工作室培养了十多位漆器人才,多位获“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艺术的高度是无止境的,对手艺人来说,要在传承上不断创新发展,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作品中融入自己的印记,这样才能推陈出新。”
现在,张来喜更关注如何将传统漆器技艺与现代家庭生活融合,让漆器走进更多人的生活中。“我们在食用器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比如将宜兴茶壶做模具再切割雕刻,保证实用跟收藏、把玩融为一体。”
(原载于2022年4月27日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