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来看我们的演唱会》:许我们来日现场见
聚光灯亮起,烟雾弥漫舞台,音乐形成音浪,扑向沸腾的人群。舞台上是歌手和乐队尽情演绎,舞台下是密密麻麻的人群挥舞着荧光棒和灯牌,欢呼着,跟唱着,成为演出的一部分。类似的场景可能在大大小小的演唱会中重演,可能在某个瞬间在人们脑中回放。演唱会对于人们来说像是一次逃离——短暂地忘掉忙碌、疲累的生活,和有着同样喜好的人们一起,肆意呐喊,宣泄相似的情绪。
“你有多久没有看过演唱会了?”《来看我们的演唱会》第一期开场,哇唧唧哇联合创始人、哇唧制作CEO、节目总企划马昊向台下的观众如是发问。随着大环境的发展,原有的演唱会生态发生了改变,线下演唱会面临着更多的不确定性,人们对于演唱会的期待也更加强烈。
腾讯视频看到了人们对演唱会的渴望,并在《来看我们的演唱会》这档节目中还原了演唱会现场。“我们想做一档好朋友的演唱会,将一个零距离、完全现场感的演唱会式的音乐综艺呈现给大家,在节目中尽情释放情绪、传达我们想要表达的声音。”节目总导演彭聆说。
“很多年轻人说人生不可以没有演唱会,不可以没有音乐。其实,我们觉得最重要的就是音乐给他们带来非常多的情绪价值。”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天相工作室群制片人、《来看我们的演唱会》节目制片人唐瑗则表示,“我们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最核心的想法就是还原音乐给大家带来的情绪价值和能量价值。”
生活需要朋友、音乐和演唱会
我们为什么需要演唱会?“演唱会不仅仅只是一个形式。它承载了很多人的情感,呐喊、释放都是对当下情绪的一种宣泄,而这种情绪最让人感动。”彭聆认为,“演唱会很有现场感,是让你和艺人能够交流的空间,所以它是可以让情绪最大化释放的。”
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期,人们积压了很多情绪。《来看我们的演唱会》所做的,就是捕捉这些情绪并将在演唱会的舞台上释放出来。节目每一场演唱会都有一个主题,这些主题源于对大众当下情绪的阐释——第一期的主题是“友情”,来源于那些年一起开演唱会、看演唱会的朋友和真实的情感;第二期的主题是“毕业出发”,来源于对青春的告别、对未来的展望以及疫情期间没能参加毕业典礼的遗憾;第三期的主题是“爱与玫瑰花”,来源于爱带来的横冲直撞的勇敢;第四期的主题是“干杯”,来源于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相互支撑的力量。
节目通过这些主题和相应的歌曲,缓解了观众的心理压力和情绪,为观众带来了正面、积极的情绪引导。
“演唱会最终要做到给大家带来可以前行的力量。看完演唱会以后一定有那种感觉——我鼓足了劲,可以继续往下走。”彭聆说,“其实节目的调性和主题切中了用户的需求和情绪,同时我们希望它是励志的、热血的、向上的。”
然而,这些情绪的表达和释放大多基于演唱会的一个特性——现场感。如何将线下演唱会的氛围体现在线上,是《来看我们的演唱会》面临的难点。为了还原演唱会的现场感,节目选择了四面环形台,在舞美上做了如滑梯等细小的设计,让歌手与现场观众可以近距离沉浸式互动。另外,节目还原了演唱会的流程,加入了安可舞台,选择了全开麦,这些都尽可能地为线上节目打造出线下的场景感。为了还原演唱会的真实感,节目在剪辑上选择保留更多的“毛边感”,让整个节目的呈现风格更接近纪录片而不是竞演综艺。
虽然现场感通过屏幕展现出来后依然存在一定的折损,但是在这个不便参加线下演唱会的时期,《来看我们的演唱会》依然唤起了观众对于演唱会的美好期望,补偿了大众对于无缘线下演出的遗憾。
然而,这种美好期望也许在未来不难实现。带来惊喜安可的第五期更是诠释了“没有安可的演唱会是不完整的”,在节目进行收尾的同时,也为观众留下了“现场见”的祝福。
值得关注的是,“现场见”可能会发生在不远的未来。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近期发布的《剧院等演出场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七版)》,让演出行业看到了曙光。文件明确在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原则上不对剧院等演出场所接待消费者人数比例做限制,原则上不对演唱会、音乐节、实景旅游演出等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观众人数做限制。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调整,线下演出或许会进入复苏期。人们的生活正在逐渐回归正轨,和一群人一起在演唱会呐喊、欢笑的日子或许即将重现。
变革的产业需要内容创新
与大众对于演唱会怀有热情一样,音乐产业和音乐综艺(以下简称“音综”)产业对演唱会同样抱有期待。对于音乐及演出产业来说,演唱会作为业态中的重要一环,承载着太多商业的重担。然而近两年,大型体育及音乐活动及其他聚集性活动存在不确定性,演出市场显著疲软。
市场需要一个承接演出需求的平台,因此线上演唱会随之火热。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12月,我国演唱会直播的用户规模为1.42亿,占整体网民的13.8%。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将演唱会搬进屏幕,成为了音乐产业和演出产业“自救”的方式,也成为了行业线下的补充和过渡。
对于音综行业来说,《来看我们的演唱会》像是投入音综市场中的鲶鱼,刺激着音综行业的变革。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来看我们的演唱会》打破了音综长久以来的“聚焦”思维。经过近年的发展,音综在内容选择上逐渐走向垂直、细分——音乐剧、国风、民歌、说唱……音综的受众定位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聚焦。对于音综来说,音乐领域还有更多、更细致的切点等待创作者挖掘,但是“聚焦”终归是小众文化圈的狂欢,想要实现节目“破圈”,还是需要更广泛的受众群体和更“分散”的传播。
对此,《来看我们的演唱会》选择了不同时代的歌手作为嘉宾,而嘉宾之间会在互动中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马昊提到,周震南在听到品冠唱歌的时候哭了,说“这首歌我之前的人生里面从来没有听过,我第一次听,但是我觉得好好听。这个词真的写得太好了,我当时眼泪就流下来了。”这也让马昊意识到,不同时代的歌手既然能够打动周震南,那一样也能打动其他的年轻人。
这种不同时代的歌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恰好可以映射到不同圈层的观众身上。“我们希望要有上世纪90年代的金曲代表,也有现在年轻人喜欢的歌。我觉得在这里可以实现新老碰撞和交流。因为从老一辈的艺人身上能够看到他们对专业的坚持,以及对舞台的认真,同时他们的歌曲也代表了很多人的青春情怀;年轻人身上则有一种冲劲,相互碰撞可以带来很多奇思妙想。”彭聆说。
正是定位更加“分散”的受众群体,让不同圈层的受众之间产生了交流,也让节目可以在观众思想的碰撞中逐渐“出圈”,吸引了更多圈层的受众,为音综的未来内容选择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和体验。
文/李濛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