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第三届四川工匠|刘时勇:千锤百炼 精准铆装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2-09 14:55

“工匠绝活”

原标题:千锤百炼 精准铆装

人民日报记者 赵展慧

刘时勇,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飞公司的飞机铆装钳工,枭龙、歼10、歼20等各型号上千架战机上都留下过他精湛的技艺。30年来零失误,刘时勇靠的是“笨功夫”和钻研劲儿。

穿上工装、拿起气钻,定位、制孔、铆接……成飞公司钳工刘时勇(见上图,资料照片)手持气钻,技艺娴熟,一系列动作流畅自然,浑然天成。

铆装最考验手艺的是制孔,几乎每个部件都要通过制孔才能铆接。刘时勇在操作间里,聚精会神,“某些精密部件的孔径精度必须控制在0.02毫米以内,相当于头发丝的1/5”。刘时勇说,战斗机体积小,内部结构复杂,操作空间十分有限,工人们大多时间只能趴、躺、跪,有时候甚至还要被倒吊着作业。

制孔之后,便是铆接。战机飞行时速度极快,飞行环境不确定因素很多。因此,铆装后机体稳固性十分重要,铆装过程要像高空走钢丝般小心翼翼。“拿飞机蒙皮来说,如果我们在装配过程中不小心用工具碰撞到了蒙皮,那就要返工。”刘时勇说,“如果失误一次,就可能导致整个零件报废。”

面对如此严苛的条件和高精度要求,刘时勇从未出现过产品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刚进厂的时候,培训机会不多。老师傅们有时会教教你,主要还是自己反复摸索、练习。”刘时勇说。

一次飞机设计更改让刘时勇印象深刻:某型机原装零件要更换,空间狭小,要在保证装配协调精度前提下顺利换装,难度相当大,好比“让一个人用左眼看向左边的同时,右眼还要看向右边”。

“同时看很难做到,何不从两个方向分别看?”这句话在刘时勇脑海里一闪而过,于是他利用空间转换思维,将原孔平移至中间介质,再由中间介质平移至新零件,待精度调试保证到位再换装,最终顺利完成。

飞机不断跨代升级,刘时勇的创新热情也越来越浓厚。30年来,刘时勇自创精确修配方法50余种,攻克技术难关60余项,累计节约生产成本近3000万元。

如今,已经是首席技能专家和高级技师的刘时勇,仍坚守在一线岗位。他开始了一项更为重要的工作——传承。“我们这个行当需要工匠精神,要心细、胆大、有想象力。”刘时勇对徒弟说。心细,必须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干细致活儿;胆大,是在具备操作水平的条件下,将一切都考虑清楚后放手去干,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想象力更不可或缺,要有提前将操作步骤在脑海里过一遍的能力,模拟实操各个环节,降低出错风险。

2018年珠海航展期间,刘时勇登上了第十三届航空航天月桂奖的颁奖舞台,举起了“大国工匠奖”的奖杯。幕后默默工作30年的刘时勇,第一次看到自己装配的飞机翱翔在航展上空。

(原载于2020年01月06日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