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唐骏:卅载风雨终成匠 草间顽石能生花
四川新闻网消息(陈杰 李霞 记者李全民)一把铁锤,敲敲打打;一套錾子,精雕细琢。11月8日,在广元市铁笔斋白花石刻工作室内,唐骏用錾子在赤白相间的石头叮叮当当地敲打着,数月后,粗粝的山野顽石将在他的指尖下绽放旖旎的风景。
唐俊,广元市利州区人,广元市铁笔斋白花石刻工作室负责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白花石刻研究、创作和传承工作,先后获全国轻工业劳动模范、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天府工匠”领军人才、首届四川工匠等荣誉称号。近日,唐俊成功入选省“天府万人计划”。
师从名家,卅载风雨终成匠
1989年,满怀对本土特色文化的无限敬仰,16岁的唐骏走进广元城边一座青瓦木檐的小院落,拜师于白花石刻第四代传承人刘玉琼。
穿梭于闹市,一桌、一椅、一把锤、一套錾,构成了一位石刻匠人的全部世界,一个“静”字刻画了唐骏的前半生。期间,唐骏为了推陈出新、提高自我,曾到四川师范学院研习美术专业,其余时间,他时而奔波于荒山郊野去寻觅原石,时而埋头于小楼案几去勾勒作品。
三十年风雨历练,三十年不懈追寻,2018年5月,他被评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花石刻代表性传承人,自此,唐骏正式成为广元白花石刻第五代传人。
问道山野,草间顽石能生花
白花石刻之奇,源于自然之力,兴于匠人之悟,成于磨杵之功,件件皆“孤品”。
“原料是关键。”唐骏说,他和团队每年都要进驻深山数月,在千百次开挖、敲打、舍弃的轮回中,方得一方“可塑”原石。
唐俊以“大蜀道”文化为创作主线,融合四川清音艺术元素,创新探索“非遗+旅游+动漫文创”模式,实现了传统技艺与本土文化、现代时尚元素的深度融合,有效奠定了白花石刻作为全国四大石刻之一的基石。
《蜀道春早》《喜上眉梢》《双面笔架》等作品荣获中国国际旅游节、工艺美术精品展等金奖,《苏武牧羊》《剑门雄关》等作品被国家博物馆收藏,唐俊也正式成为广元建设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的一张“名片”。
赓续薪火,川北非遗久流传
2008年以来,面对地震摧毁及商人滥伐危机,唐骏多方奔走呼吁,推动广元市委市政府建立非物质文化名录体系,白花石刻得以抢救性保护。
他创建广元白花石刻传习所,与广元本地高校共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基地,多次携带作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亲传弟子3人,培育爱好者20余人,3000余名青年人才逐渐走进非遗文化,白花石刻影响力稳步提升。
走访省内外知名学者、专家,多方收集历史资料和实物,建成白花石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编纂出版《广元白花石刻》,在唐俊的努力下,白花石刻百年发展历程得以久久流传。“我会一直坚守匠心,传承国粹,也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加入这个行业。”唐骏表示。
(原载于2021年11月9日四川新闻网)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