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标识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23-05-04 11:12

原标题: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标识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春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青年接续奋斗,当代青年应该以更加主动的历史自觉和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争做新时代中国好青年。怎样才算是新时代好青年呢?从精神维度看,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是界定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精神标识。

有理想是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之源。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理想信念是我们不断战胜困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没有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前进方向,就会失去奋斗动力。”就个体而言,理想是对人生发展方向的指认,是对人生发展目标的界定,提供人生前进的动力。就社会而言,理想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美好社会的向往,是凝聚全体人民价值追求的思想共识。前者表现为个人理想,后者表现为社会理想。个人理想因具体条件不同而存在千差万别,但是无数个人理想汇聚成总体的社会力量方能实现社会理想,而社会理想总是个人理想的牵引,赋予个人理想以社会价值。因此,个人理想只有融入社会理想,才能获得精神力量,使得个人在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青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寻找理想并确定人生发展目标,是这个阶段的重要精神活动。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指出:“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号角,再一次明确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新时代中国青年,人生成长发展的黄金时间恰好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战略进程吻合。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代征程上,新时代好青年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树立起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新时代好青年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的生动实践中获得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才能把这些精神动力转化为物质力量,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敢担当是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之要。理想来源于现实又总是高于现实。正因如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便是我们追求理想要不断跨越的沟沟坎坎。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绝不会轻轻松松就实现。回望沧桑曲折的中国近现代史,在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青年用热血和青春诠释了敢于担当的精神风貌,成为了当代青年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思想资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民族危亡、民不聊生、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面前,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愤然觉醒,浴血奋战,矢志不渝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用生命担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伟大历史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新中国的青年满腔热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敢教日月换新天”,把任人宰割、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独立自主、人民翻身做主人、国民经济体系初具规模的社会主义新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大青年在时代大潮中,解放思想,勇探新路,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实现改革开放富起来。新时代以来,当代青年响应党和国家号召,自信自强,锐意进取,深入脱贫攻坚第一线,搏击科技创新最前沿,奋战改革攻坚最难处,扎根社会发展最基层,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难关,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出力流汗,阔步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历史已经证明,无论时代如何变换,中国青年敢于担当的使命感清晰可见。今天的中国蓝图已经绘就,强国目标已然清晰,但是前进的道路并非坦途,未来充满着机遇,也充满着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告诫我们“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青年承担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新时代好青年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和魄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以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魄力抢抓机遇迎接挑战,担当历史使命,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能吃苦是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之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党的奋斗史,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苦难辉煌史。1934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国民党反动派纠集多路大军对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中央红军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抢渡大渡河、翻越大雪山、徒步过草地,胜利走出二万五千里长征,铸就了伟大长征精神。新中国成立后,一代又一代热血青年,在重重困难中艰辛探索,钱学森、邓稼先等一大批科学家,隐姓埋名于茫茫戈壁滩,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新中国国防建设事业。翻开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也正因如此,才有了今天中国人的自信自强,国家的兴盛繁荣。也许青年朋友们会说,今日不比往昔,那样的艰难岁月早已成为历史。确实如此,我们说今天的好青年要能吃苦,绝对不是要求青年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去做苦行僧。这种想法和做法既得不到青年的理解,也与今天的社会格格不入。今天的苦,不是旧社会饥寒交迫朝不保夕的绝望之苦,也不是革命战争年代炮火连天舍生取义的奋战之苦,亦不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物资短缺全面落后从无到有的追赶之苦。今天的苦,是扛起新时代责任的压力之苦,是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之苦,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诱惑之苦,是甘愿“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持之苦。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成功的背后,永远是艰辛努力。青年要把艰苦环境作为磨炼自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极端艰难困苦的岁月,已然成为历史,但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不能丢。新时代新征程等待和迎接我们的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有各种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挑战。这就要求新时代好青年要做好能吃苦的精神准备,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挫折让步,用能吃苦的精神力量铸就新时代强国丰碑。

肯奋斗是新时代好青年的精神之力。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指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精神是时代新人的重要标志。”奋斗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实践精神。精神本身并没有特别的意义,精神的意义在于可以变成物质力量。精神如何变成物质力量呢?靠人在实践中奋斗。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人类正是通过劳动实践告别了动物性生存,成为了有意识的主体,逐步获得了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并逐步创造了人类文明和灿如星河的人类历史。人类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真理就是,只有通过脚踏实地的实践奋斗,人类才能生存和发展。未来理想社会,也只有通过一天天的实践奋斗才能一步步趋近。我们党的奋斗史也证明了这个道理,没有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实践,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没有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就不会有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不会有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没有解放思想、锐意进取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就不会有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和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没有新时代以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团结奋斗,就不会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过去的革命是奋斗,建设新中国是奋斗,改革开放“摸着石头过河”是奋斗,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创新创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攻关也是奋斗。奋斗是一种状态,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物质性力量。创造美好生活需要奋斗,实现强国梦需要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奋斗,迎接风高浪急甚至是惊涛骇浪的风险和挑战更加需要奋斗。“佛系”“躺平”“摆烂”不应是青年的口头禅,奋斗才是青春的座右铭。没有奋斗精神,不在风浪中搏击,就个人而言无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就社会而言,无法实现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新时代好青年应该像先辈们一样,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就能勇往直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崭新青春篇章。

(吴新林,作者单位系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王后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