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全国劳模 |周创彬: “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
2023-05-05 17:02

原标题:“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刘友婷 实习生 李雨馨

开发核电站数字化运行程序,攻克核电站数字化操作难题,进行核电站调试技术重大创新,实现核电行业多项“0”的突破……

在实验室里,53岁的周创彬身着蓝色的工作服、黑色劳工鞋,黑发中夹杂着些许白丝,戴着眼镜的他面对眼前的设备,脸上神情严肃、一丝不苟。“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不能放过任何一处细小隐患。”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自1991年参加工作以来,周创彬坚守核电工业一线32年,在核电运行、大型联调试验等方面练就了一身过硬本领,从一名中专生成长为我国核电调试领域的领军人才。如今,他是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调试中心专项试验资深专家,高级技师、研究员级高工。

从中专生到“创师傅”

出生于广东汕头一户普通农家的周创彬,自小就对物理学科充满浓厚兴趣。

1991年,毕业后的周创彬加入中国广核集团,进入大亚湾核电站工作,成为一名现场操作员。20世纪90年代,核电操纵员的最低学历要求是大专。中专毕业的他面对差距奋起直追,他上班学习实践知识,下班苦读相关课程,在1994年通过华南理工大学的自学考试拿到大专文凭,1997年通过核电站操纵员执照考试,2002年又考取了高级操纵员执照。

2004年,周创彬前往法国Gravelines核电站“取经”。在完全不懂法语的情况下,他虚心向懂法语的同事讨教,生生啃下了一本厚厚的法语操作程序,并在回国后完善了国内相关操作程序。2018年,成长为我国核电调试领域的资深专家的周创彬,参加广东工匠学院劳模工匠本科班学习,于2021年获得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

“努力考学并非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掌握更多专业基础知识,打牢地基”。周创彬在潜心理论知识的同时,坚持深入现场,动脑动手。他拿着图纸,跟着技术工程师和老师傅们钻管廊、爬管道、下地坑,熟悉系统和设备,几乎跑遍了核电站每一个角落,30多年的摸爬滚打,练就了核电厂“活地图”的本领。

在周创彬看来,核电站的操纵员就如飞机的飞行员,而核电站调试就好比飞机试飞,样样都容不得一点马虎。从主控室操纵到调试,他始终坚守在保障核电运行安全第一线。

1997年,取得操纵员资格的周创彬正式踏进大亚湾核电站的心脏位置——主控室,成为一名一线操纵员。24小时“巡盘”“监视”,他开始每天与核电运行机组打交道,保障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他熟悉每一个按钮和对应的设备,熟知电脑屏幕每一个快速变化的数据所代表的运行信息,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核电运行操作技术,先后发现并消除了多项重大设备隐患,经手操作和监护的项目数以千计,从未出现任何差错。

21世纪初,国内核电技术逐渐趋于成熟,核电建设如火如荼。周创彬开始奔波在各个项目现场,解决技术难题,推进项目的调试进程。调试是新的设施或现有设施内的新系统、设备或部件投入使用的关键步骤之一。他认为,调试就是“挖地雷”,找缺陷、消隐患。作为一名“排雷专家”,机组操作运行图似乎已经刻在了周创彬的脑中。在高风险的控制配电盘失电试验中,他带领团队从操作单、风险控制等细节入手,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意外,不仅完全实现了试验自主化实施,还在操作细节和风险控制上下功夫,申请多项发明专利,成果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多基地的调试中实现了标准化。周创彬,在业内则被尊称为“创师傅”。

一步一个脚印

潜心技术30余年,周创彬有时仅凭听声音、看震动、观外形就能发现问题,这种“默契”来自他对于场地的熟悉,对参数的了解,对每个运行环节的了然于心。

在2015年台山核电站1号机组冷态功能试验中,周创彬敏锐地发现该项目采用的新型稳压器安全阀的主阀体盲塞密封不能满足一回路抽真空要求,这一问题连设备厂家都没想到,在场的法国专家也竖起大拇指。2004年,岭澳核电站一期2号机组迎来第一次大修,这也是我国压水堆核电站首次完整的大修。周创彬在四个月的准备时间里,新编了近500页的总体运行程序,在保障大修质量的同时解决接口问题,节约工期约75个小时,相关技术经验在国内同类核电站大修中具有宝贵的应用和推广价值,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1世纪初,我国迎来核电发展的春天,即将兴建的岭澳核电站二期工程将以数字化的先进主控室取代原传统主控室,需要开发全新的数字化运行程序。面对国内这一首次研发核电站数字化运行程序的重任,周创彬挑起了大梁。

一切从头开始,周创彬带领团队从早到晚埋首研究,日夜不息,奋战一年有余,终于在吸收国外先进理念基础上,攻克核电站数字化操作难题,策划出具有大亚湾特色的总体程序数字化方法,相关发明专利获第十六届中国专利金奖,获欧洲发明专利授权。该工作成果后来推广应用到红沿河、宁德和阳江等核电站,为我国核电站批量化建设及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保障,为推进我国核电自主化进程贡献了力量。

2015年起,随着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周创彬开始带领团队,深入研究和开展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堆型“华龙一号”调试关键技术和调试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工作。他充分发挥其业务专长和优势,攻克解决一个个疑难问题,圆满完成“华龙一号”国家重大工程标准化示范调试子专题任务,相关发明专利申请获得了国内调试领域首个英国专利,在知识产权领域为“华龙一号”走出国门提供了坚实支撑。

“我喜欢挑战自我,因为只有在实践中不断突破,才能让自己持续进步。”对技术创新有着执着追求的周创彬攻克了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先后取得19项发明专利,实现核电行业多项“0”的突破,为我国核电安全发展创造新效益,推动我国核电调试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传帮带”育新人

如今,拥有发明专利19项,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广东好人”等荣誉的“创师傅”,依然作为一名普通技术人员,穿行在核电机组设备中。

“荣誉不是个人镀金的工具,而是吸引带动更多人才加入到核电事业中来的‘聚风幡’。”作为中广核集团专项试验资深专家,周创彬既对重大试验承担技术责任,还需对科研队伍建设做出规划和引领。他带领年轻员工熟悉现场,一对一指导,倾心尽力将自己在一线摸爬滚打30多年积累的经验和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核电人,帮助他们少走弯路,更快成长。

在完成本岗位各项任务的同时,周创彬还兼任在岗培训教员,高峰时期每年授课达200课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走向核电运行各个重要岗位。他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授课与师徒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培养了一支90多人的具备整机启动资质的调试值班工程师队伍。

“创师傅是一位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你的好师傅。”徒弟眼里,周创彬经常穿着劳保服穿梭在办公室、项目现场和实验室,对他人的问题来者不拒、耐心细心、毫无保留。2015年,他创建了个人创新工作室,打造科技研发、技术支持、业务交流等多领域技术品牌,开展培训教学,服务于核电工程调试现场。2020年12月,周创彬创新工作室入选“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此外,他还积极参加模范进校园等社会活动,受邀到深圳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和广东南华工商职业学院等院校开展讲座分享,成为激励一线技术青年和在校学生成长、成才的榜样。

责任编辑:尹文卓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