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京利:男,1979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中铁一局二公司雄安园林绿化公司工程师,曾获中国中铁雄安总指挥部“最美建设者”等称号。作为雄安新区首批建设者进驻雄安新区,他随团队编制的“千年秀林”城市森林设计方案并参与建设,已成为新区的靓丽名片。
走近“千年秀林”,天丽日下,春风花草香。在“千年秀林”大清河片区,第一批种下的油松满目青翠、玉兰树花香四溢、冬枣树荫出新芽……不时传来的鸟叫声和清爽无比的空气,让人心旷神怡。
“先植绿,后建城”建设一座绿色生态之城是雄安新区建设的一个新理念。2017年,田京利作为新区首批建设者进驻雄安新区,与团队编制的“千年秀林”城市森林设计方案,将生态湿地森林融入城市空间,提出了“城市森林是城市是活的基础设施”理念,为擘画千年大计秀美起笔起到了助力作用。“这棵树就是我们在‘千年秀林’栽下的第一棵树,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站在“千年秀林”工程9号地块一区造林项目栽下的第一棵树下,田京利有着太多的感触,“在这棵树之前,我甚至没有想到过,我一个学建筑专业的,有一天会种树,而且一种就是6年。”
千年雄安,国家大事!2017年9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雄安新区九号地块造林工程设计方案”专家论证会上,“千年秀林”城市森林设计方案得到院士和专家的高度认可。2017年11月,“千年秀林”项目启动,作为项目书记,田京利带领团队开始大清河片林10万亩苗景兼用林等城市造林项目的实施。对于绿化施工零基础的田京利来说,是一项绝对的挑战。“做绿化项目,我是头一次,面对新领域,只有不断学习、冲上去。”17年建筑工人的经历,使田京利养成了韧劲、干劲。为了尽快熟悉苗木知识,他吃住在工地,白天跑现场,晚上研究图纸,几乎是“白加黑”的模式。为学习苗木知识,他动手制作知识小卡片,兜踹一册、随拿随学,快速记忆苗木技术要点,还趁着施工间歇时间跑去河北农业大学旁听林业专家讲解理论知识。
“无论是建筑,还是园林绿化,实践才是硬道理!”深感责任重大的田京利在项目部的后院开拓了一片试验田,成立了QC课题研究小组,从树穴开挖、种植深度、踩实度等,每一位参建人员都要亲自操作,通过对苗木进行管护实操和大量精准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整理出了一套科学的养护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体会到了种树植绿‘三分钟、七分养’的真理,真的像养孩子一样,精心、细心、耐心。”
如何提高育林能力,一直是田京利关注的重点。5年来,他潜心钻研苗木成活、成林科学前沿,在“学中干、干中学”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了《雄安新区造林项目阶段性总结》《雄安新区造林项目造林、育苗技术控制标准(第一版)》《标准化管理实施办法(第一版)》《易混树种区分手册(第一版)》等标准细则。在植树造林现场,记者看到,这里每棵树上都挂着一个带有二维码的铝制小标牌。高度2.2米、地径5.8厘米……工作人员随机扫描一棵油松上的二维码,这棵树的情况一目了然。“我们严格选取每棵树苗,从苗圃选材时就登记了二维码,为每棵树都建立了专属身份证。”田京利告诉记者,这个二维码链接的是雄安森林大数据系统,通过它可查询苗木的树种、胸径、冠幅、产地、种植位置、栽培、检查、管护等信息。
如今的“千年秀林”,树木或刚吐新芽,或挂着绿叶随风招展,或已绽放花蕾招蜂引蝶,整片树林犹如一张绚丽的毡毯。“65个月,1900多个日夜,我先后在雄安新区参加了12个绿色生态项目的建设,累计种植277.2万株苗木,孕育苗木340万株,近300万平方米被植绿种花。”田京利告诉记者,未来的某一天,随着项目的脚步,他还会去其他的地方、城市,“但是,我相信,无论我走到哪里,在雄安新区的这段经历,会是我一生的财富。”
绿色,是希望的火焰,是健康的源泉。从“千年秀林”到唐河入淀,田京利为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未来之城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河北省总工会供稿)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