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劳模风采·湖南劳模 | 叶恒棣:耕耘三十余载 奔跑在创新路上

来源:中工网
2023-05-30 14:57

人物名片

叶恒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五矿集团首席科学家、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和主持钢铁冶金装备、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建设,先后获得全国冶金建设高级技术专家、长沙市科技领军人才、2020年度湖南省劳动模范等荣誉。

“我从事钢铁冶金装备、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开发、工程设计与建设工作,一直秉承着‘做真学问、真做学问’的信念。”叶恒棣朴实平凡的话语,却在他的人生中不平凡地实践着。

640

初生牛犊,勇挑重担露峥嵘

1984年,东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的叶恒棣满怀着把学到的知识和工程实际紧密结合的理想和热情,投身冶金部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中冶长天前身)机械分院做设计,并迅速掌握了第一手专业技术。

“那个年代,恰逢我国钢铁工业蓬勃发展,全国各地都在学习、消化和移植宝钢的先进工艺及装备技术。”叶恒棣回忆,中冶长天当时也已经完成对整个烧结流程核心技术及装备的消化移植,但对行业公认难度比较大的“冷烧结矿整粒用振动筛”技术迟迟没有攻克。

如何解决这个行业难题,填补这项技术空白?叶恒棣毅然挺身而出。没有师傅引路,没有资料可查,叶恒棣就想方设法自己琢磨,并带着另外两位小组成员走遍了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大到装备外观结构,小到装备具体尺寸数据,全方位地观摩、借鉴、总结,很快就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筛子数据库”。同时,叶恒棣还返回母校,重新投入现中国工程院院士、振动机械专家闻邦椿教授门下,勤奋学习。

“技术进步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艰巨的努力。”经历无数次的爬高爬低和调试检修、数不清的日与夜的努力,叶恒棣成功研发出中冶长天历史上首个专利技术——“三轴驱动椭圆等厚振动筛”。往后的十年里,这项装备技术被整个钢铁冶金烧结行业广泛应用,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了85%以上,并荣获了“冶金科学技术二等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振动机械理论和装备技术的进步。

十年磨一剑,烟气治理树立典范

“钢铁冶炼中,17吨左右的物质,才能产出1吨钢,那剩余的约16吨去哪儿了?这16吨全是废弃物,其中废气占比最大。”

在叶恒棣的办公室里,他打开话匣就谈到了这个阻碍绿色钢铁冶金的痛点问题。

10多年来,叶恒棣铆足劲做的一件事,就是攻克钢铁冶金烧结过程产生的烟气难以绿色资源化治理这一行业顽疾。2011年,叶恒棣提出源头、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整体思路,集中优势资源主持研发烧结烟气循环技术、活性炭烟气净化技术及多污染物协同治理并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取得了大量可靠运行数据,为工程化应用提供和积累了宝贵数据及经验。

2014年,宝钢全面启动了湛江钢铁新基地的建设,本着建设世界一流绿色钢厂的理念,决定采用中冶长天自主研发的活性炭法烟气净化技术来进行集中治理。

新上马的大项目要用这个第一次国内自主研发和设计的技术和装备,一些质疑声随之而来。“宝钢还因此举行了一场现场答辩会,我在会上详细讲解了技术,尽力打消大家的顾虑。”叶恒棣说。

顶着常人难以承受的压力,叶恒棣带领团队连续多月起早贪黑,反复推敲设计,不断试制、试验、完善核心设备,在现场安装时每一步都精益求精。然而天公不作美,2015年10月,就在项目投产前夕,湛江突遭台风的袭击,湛钢现场一片狼藉,建设全部停摆。叶恒棣心急如焚,生怕这个饱含着各方心血,承载着各方希望的净化装置被台风摧毁而不复存在。

一边是怒吼着的台风,一边是苦心钻研十余年的成果即将付之东流,叶恒棣再也坐不住了,他不顾劝阻,顶着5、6级台风风力向现场逆行。“当时,我看到这套净化装置在一片废墟上巍然矗立的时候,我直接红了眼眶,十几年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这项技术各项排放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实现了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还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且综合投资仅为国外同类装置的60%。”叶恒棣自豪地说。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安钢、武钢、永洋等钢铁公司,并被列入工信部发布的“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位列大气防治类首位,同时还被推介为我国钢铁超低排放的首选技术,并获得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为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奠定了技术和装备基础,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杰出贡献。

“我觉得全省劳模的荣誉是一种奋斗精神的化身,它绝不是我一个人的荣誉,它应该归功于我们整个团队的努力和坚守。”未来,叶恒棣将继续带领着中冶长天产学研科研设计团队在技术革新的路上努力奔跑,奋力追梦,以科技创新的动力为企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来源:长沙市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责任编辑:姚怡梦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