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长宁工匠|洗衣匠人曹立东清除“衣”难杂症

来源:中工网
2023-08-07 18:07

在上海市青浦区一个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的车间里,一排巨型滚筒洗衣机正在飞速运转,伴着机器的轰鸣声,蒸汽的嘶嘶声,洗衣工们站在铺满衣物的整理台前分类整理。这里是上海象王洗衣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也是长宁工匠、车间负责人曹立东解决“衣”难杂症、工艺革新的实验场。

洗衣服也要“望闻问切”

“要想洗好衣服并不容易,衣服的面料成分、染色牢度、织造强度、涂层工艺、配件配饰、污渍类型等因素都影响着洗护方式的选择,就像医生看病一样,先要望闻问切,再对症下药。”曹立东从脏衣篓里挑出一件满是黑色污渍的衬衣,走到蒸汽机台前开始了他的“治疗”。

“这是机油,在棉衬衫上停留有一段时间了,光靠洗衣机是肯定洗不干净的。”曹立东先将特制的“去色剂”和“除油剂”涂抹在污渍区域,等溶剂彻底渗入面料纤维后,用一把刷子对着“病灶”处快速敲打,再用牛角刀反复“刮痧”,“大块油污用刀腹,点状油污用刀尖,效率更高。”

记者看到,黑色油污随着刀刃被慢慢“挤”了出来,留下淡淡的痕迹。曹立东又用蒸汽枪对准油污来回横扫,在高温气体的冲刷下,污渍“土崩瓦解”,衬衣顿时洁净如新。

这些“顽渍”究竟是如何“药到病除”的,见记者满脸疑惑,曹立东笑着道出其中的“奥秘”。“其实油污最怕三样东西,一是溶剂型的洗涤剂,它能更好分解进入衣物纤维中的油污;二是高温,50摄氏度以上的水温能增加油污分解的速度;三是机械力,挤、搓、拍、打等。”

看起来容易可实际做起来却颇有难度。记者用刮刀进行了一番尝试,一块指甲盖大小的污渍就要刮上好几十下。夏季车间体感温度有37℃,俯身站在蒸汽台旁,散发出的热浪短短几分钟就能让人浑身湿透,而一个巴掌大小的机油污渍,至少要花费十多分种。

777

曹立东正在清理衣服上的油污。展翔 摄

不能“洗”的衣服如何洗

有人说洗衣服是一门“体力活”,但在曹立东眼里,这更像是一门“学问”。在象王工厂收洗的衣物中,常有各种“疑难杂症”。有些污渍很难洗,或者洗掉了衣服也花了。还有些褪色严重,存在大面积色差,恢复起来很麻烦。如何去渍又不伤面料?曹立东带领团队开始了“神农尝百草”。

“我们买来上百种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面料,用不同的药水,不同的剂量逐一进行测试,观察面料颜色和质地的变化情况。”面料有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因此要学纤维知识;洗涤药剂大都是化学合成试剂,所以还要学化学知识。曹立东在配料车间的工作经历让他有了天然优势,对百余种不同药剂的功能了如指掌。通过无数次的测试,团队开发的“去渍固色”工艺日趋成熟,通过多种药剂的“混搭”使用,将衣物还原到“出厂”状态。

一次,曹立东收到一件非常难洗的衣物,有真丝、皮毛、塑料等5种面料拼色制成,各种面料分布在衣服的不同区域,标签上还注明着不能水洗、干洗、熨烫。

“一件不能洗的衣服,还怎么洗?”曹立东拿到衣服也苦恼了很久,“我想到的办法就是使用局部清洗法,当清洗一种面料时候,调配好对应的洗涤剂,其他面料就用美纹纸贴起来保护好,最后调配五种洗涤剂,一一对应涂上清洁剂,清理每一块面料。”每清理一块面料,曹立东就用干毛巾一点点将衣服上的药剂吸附干净,前前后后整整花费了一个多月才将这件衣服清理干净,最终得到客户的赞许和满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曹立东对“洗衣服”有一种天生的执着,遇到越是难洗的衣服他越是兴奋,对每一个“衣”难杂症他都会制定洗衣方案,小到一块污渍,大到整体上色,这简直不像是洗衣服,更像是在修复文物。

让文物“活”了过来

2019年,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启动重建工作,馆内有两件珍藏80多年的珍贵藏品需要清洗修复,其中一件是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贝蒂的婚纱”,这件婚纱是二战时期犹太人在上海躲避战乱生活留下来的,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可是,纪念馆工作人员找遍文物修复界的“大佬”,都没人敢接手这项清洗任务。最后,他们找到了曹立东。

“几十年的婚纱,有霉斑、黄斑、破洞、脱线、配件氧化等等七八种问题,加上又是真丝白色的衣服,污渍问题非常复杂。”曹立东告诉记者,修复这样一个文物级别的衣服,洗涤的前提就是要安全第一,而洗衣服的关键是洗涤剂药水的调配,不仅要求酸碱适宜不伤害布料,同时也要保证清洁污渍的效果。

为此,曹立东带领团队花费两天多的时间,调配了二十多款洗涤药剂,才找到合适的洗涤方法。最终在他耐心细致的操作下,这件婚纱污渍被清洗干净。“我们通过视频通话还给婚纱的主人看了,对方感动地留下了眼泪。”

另一件文物丝绒带尼泊尔金丝和饰品的诵经挂毯,它是以色列驻中国大使馆赠送给犹太难民纪念馆的。由于挂毯长期悬挂,沾满了浮尘,褪色更是严重。洗时要防脱色、防染色,洗后还要固色、修色、补色、着色……整个过程就像工笔画临摹,一丝一毫都不能差。当挂毯重新亮相时惊艳了现场所有人:图案清晰,色泽亮丽,就像新的一样。

凭着独到的修复技术以及曹立东和团队的努力,这两件已沉睡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文物又“活”了起来,这一切得益于曹立东深挖洗衣技术的耐心和坚持。

劳动报记者 柴一森

责任编辑:杜亚雯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