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扎根核电专用设备机械维修一线22年,戚宏昶获得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3项国家专利授权——(引题)
挑战不可能的“工人院士”(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邹倜然 通讯员 肖小春
全国技术能手、浙江省劳动模范、中核集团首席技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秦山核电维修支持处专用设备检修工高级技师戚宏昶的头衔有一长串,这份职业荣光源于他高超的技能水平。
扎根核电专用设备机械维修一线的22年里,戚宏昶获得了7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及53项国家专利授权,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被授予“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
一次又一次向不可能发起挑战,戚宏昶在助力企业成长的同时,也让自己跻身“工人院士”——荣获中华技能大奖。
潜心学技
戚宏昶出生在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87年,戚宏昶随父母工作调动来到中国大陆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伴随秦山核电的建设、运营一路成长。老一辈核电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让他耳濡目染,少年时的他便憧憬加入核电大家庭。
2000年,戚宏昶被分配到秦山核电站检修部,在生产一线从事专用设备机械维修工作。
一入职,他便沉下心来,从最基础的拧螺丝、换垫片开始,日复一日打磨自己的维修技能。为尽快掌握反应堆本体和装卸料领域的维修工艺和技术,现场的脏活、累活他都抢着干。
机组大修时,他每天十几个小时跟着师傅坚守在现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追着师傅刨根问底。每次遇上设备变更改造或者疑难杂症故障处理,他都赶到现场观摩、操作,不放弃任何一个实践机会。
他还利用业余时间,对设备结构、维修步骤、风险要点等知识点进行记录和总结,五六本工作日志上密密麻麻写满了笔记。
短短4年,他已能独当一面,在巴基斯坦恰希玛核电机组新燃料升降机安全性改造项目中,他将几年所学所练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功消除了机组新燃料入堆前的剐蹭风险。
挑战不可能
2006年,公司接到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承担国外某核电站的堆内构件水下修复工作。
这项维修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行业巨头手中,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作为技术攻关负责人,戚宏昶带领团队成员开始了一系列的研究和试验。这期间,他们不仅要完成水下电火花加工、水下测量、水下输送定位夹持等技术研发,还要完成系统、设备、工装的联合试验。
2008年,试验进入技术攻关的关键阶段,此时,距离现场实施仅剩下3个月时间。当时,国外一位资深项目经理作出判断:“类似项目仅联合调试试验就要半年,再加上设备运输和现场准备,3个月时间根本不可能完成。”
于是,戚宏昶带领项目组向不可能发起挑战。他们开启了24小时连轴转的试验模式,多个小组分工协作、齐头并进,同时对试验工艺进行优化。
就在模拟试验如火如荼之时,一颗螺栓突然咬死。攻关团队内部也因此产生了分歧:有人质疑走错了技术路线,有人认为材料选型不对,还有人觉得结构装配不合适。
为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振大家的士气,戚宏昶干脆住进了试验厂房。他带着大家推演每一步工艺流程,回忆每一个工作细节,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
他将那颗咬死的螺栓放在了试验现场最醒目的地方,提醒自己和团队,细致和踏实是做好工作的基础。这种创新、严谨、踏实的作风,让项目组按计划完成了所有工作。该项目的成功实施,填补了我国在核电机组堆内构件维修领域的技术空白。
“定海神针”
“技能没有捷径,最大的捷径就是多动手、反复练,形成肌肉记忆。”当身边的年轻同事向戚宏昶请教如何快速提高技能水平,他总会给出不变的答案。
“有急难险重的工作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去,有他在现场,大家就很踏实。”与戚宏昶并肩战斗多年的同事郭亮告诉记者,戚宏昶就像项目团队里的“定海神针”。
工作之余,戚宏昶充分发挥技术示范和传帮带作用,多次开展核反应堆核级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技能培训,培养了上百名国内外核电维修技能人员。其中,他负责训练的中核集团选手在2021年度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核能系统核燃料操作职业技能竞赛中包揽了个人前四名。
此外,他还参与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材《核反应堆核级设备检修工》的编制、相关题库开发以及技能等级认定工作。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