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莫要迷信天赋基因检测

来源:南方日报
2023-09-26 11:01

原标题:莫要迷信天赋基因检测

你听说过天赋基因检测吗?近日,媒体报道一家长为寻找培养孩子的“捷径”,遂花费1980元下单了一个涵盖智商、情商、运动、艺术4大天赋潜能的检测项目,数天后收到一份制作精美、分析详实的检测报告。不过,专业人士提醒“不排除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

有针对性地培养孩子是不少家长的共同心愿。近年来,天赋基因检测热度持续升温,一些商家借机推出每单价格400元到1万元不等的相关服务,宣称能够检测出基因与天赋之间的关联,进而助力家长“精准”育儿。从采集口腔唾液,到进行皮纹检测,名目不一的检测方式或标榜能“量化”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等,或标榜可以检出孩子的逻辑思维、肢体运动水平等。

有必要追问,基因可否“剧透”人生?天赋基因检测是否靠谱?客观讲,当前很多疾病确实可以在基因上找到“肇因”,并通过某种干预加以预防、诊断、治疗。问题是,人的“天赋”“性格”这类词汇带有社会学性质,以目前的科技水平很难说清它们与基因之间的复杂关系,遑论找到培养孩子的“捷径”。此外,一个人的成长受内部基因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我们很难量化基因这一因素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因此,基于特定群体样本的统计学研究,有关检测机构并不能得出基因与天赋之间的强因果关系。

从健康教育的角度看,一纸基因检测结果也绝不能作为决定孩子人生的“说明书”。要看到,家长过于注重天赋之类的说辞,实际上是对孩子自主性的某种否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到他们的自信心与积极性,从而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更进一步,人生因经历而丰富、因多样而精彩,过早给孩子打上单一的兴趣标签,无疑会窄化他们的成长路径,进而限制其自由绽放、健康成长。

鉴于此,全社会当树立这样一种认知,即基因并不决定一切,警惕有不法商业机构以基因检测之名行骗人骗钱之实。一方面,有关部门要加强行业监管,严格审查基因检测机构及人员资质,重点关注基因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在完善标准、规范发展等方面有所作为、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家长要学会“放手”、适时“松管”,少一些外部设限、多一些同向而行,鼓励孩子们在自由探索中收获更多学习的乐趣,“解锁”更多人生的技能。

总之,天赋基因检测项目当慎用、检测结果当慎思,如此才能避免走入迷信误区。(静子

责任编辑:张苇柠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