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渭全力织密脱贫人口稳岗就业“保障网”
定西日报通渭讯(新定西·定西日报通讯员刘晟宇)今年以来,通渭县坚持把增加群众收入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当务之急、推进乡村振兴的长远之计,认真落实“三个只增不减”要求,坚持“一稳、两拓、两创、两提升”,力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
线上线下强宣传,精准送岗助就业。推行“微信公众平台+微信群+QQ群+人力资源机构+乡村劳务信息服务站+驻村帮扶工作队+农户”的劳务信息宣传模式,构建了县乡联动、上下协调、内外互通的工作格局。一方面,立足线上“送菜单”,盯着群众选岗位。坚持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通过“通渭人社”“通渭劳务”微信公众号发布用工信息38期,精准推送县内外就业岗位信息3.02万个,让群众在权衡对比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提高就业稳定性。另一方面,立足线下“搭平台”,领着群众找岗位。邀请山东胶州市、福建福清市、安徽芜湖鸠江区等协作地区重点用工企业参加招聘会,实现用人单位和求职者零距离沟通;组建工作小分队深入各乡镇扎实开展“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集中宣传招聘活动18场次;加强组织劳务经纪人培训,完善“县、乡、村、社+人力机构”五级劳务输转网络,帮助务工人员稳在务工地、稳在企业。
固本开新强协作,组织输转促增收。在持续巩固与“长三角”“珠三角”等传统劳务基地协作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青岛市劳务协作力度,推动两地人社部门建立常态化对接互访机制,及时沟通交流、商讨对策、解决问题。今年以来,通渭县致力于提高劳务输转组织化程度,先后与青岛胶州市、福州福清市、安徽芜湖鸠江区开展东西协作交流互访活动5次,全县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9.76万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41万人),创劳务收入22.65亿元,其中在青岛市稳定就业农村劳动力135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8人),青岛市帮助通渭籍脱贫劳动力在第三地就业180人、在省内就近就地就业2698人。同时,按照全面融入“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新格局的总体部署,持续稳定以兰州市为重点的省内市外就业规模,向兰州市输转农村劳动力1.36万人。
创新方式强培训,提升技能保质量。坚持把劳动力技能培训作为提升就业质量的关键举措,今年组织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2959人、完成劳务品牌项目培训548人,其中东西部协作培训202人。探索推广“两套培训模式”。持续推广“整合资源、政府下单、农民点菜、部门主厨”的菜单式培训和“职业培训券”式培训两套模式,着力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确保稳岗就业质量和群众内生动力。积极打造“劳务品牌”。综合考虑就业市场需求和培训对象就业增收意愿,精选缝纫工、砌筑工、家政服务员、中式面点师等适合通渭籍劳动力“胃口”的技能工种,精心打造“红色通渭建筑哥”“秦嘉故里巧织女”“书画之乡持家妹”3个劳务品牌;今年7月份“秦嘉故里巧织女”形象代言人在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展播活动中获得全国第92名,入选“全国新星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良好的劳务品牌将助力通渭籍劳动力在全国就业市场更好稳岗就业。
兜牢底线强保障,就地就近挖潜能。落实乡村公益性岗位、就业帮扶车间的数量和吸纳脱贫人口数量“两个稳中有增”要求,有效拓展就近就业渠道。管好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充分发挥乡村公益性岗位“托底”作用,在保持乡村公益性岗位规模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对调整空缺的岗位优先吸纳有就业意愿的弱劳力、半劳力就业,今年通过乡村公益性岗位就地就近就业7563人(包含护林员857人),每人每月补助500元。推动就业帮扶车间转型发展。按照“转型发展一批、支持新建一批、有序退出一批”的“三个一批”原则,千方百计支持乡村就业工厂和就业帮扶车间做大做强,为拓宽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渠道、持续稳定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新认定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12家,退出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9家,目前全县共有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38家(乡村就业工厂14家、乡村就业帮扶车间24家),吸纳就业117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493人。
落实政策强服务,激励引导稳就业。印发《通渭县2023年务工交通补贴项目实施方案》《通渭县2023年劳动力输转补贴及乡村就业工厂项目实施方案》,通过不来即享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申报流程,简化申报材料,提高申报效率。不断完善落实奖补政策,今年安排资金660万元,按照省外务工交通补贴600元/人、兰州市务工交通补贴300元/人的标准落实脱贫人口劳动力(含监测对象劳动力)务工交通补贴;安排资金240万元支持开展就业服务,落实务工人员交通生活补助、稳岗补贴、劳动力培训、乡村就业工厂(帮扶车间)一次性奖补等。目前已上报各类支持就业政策资金156.94万元,其中脱贫劳动力省外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2282人136.92万元,脱贫劳动力省内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482人14.46万元,青岛市内就业务工满三个月一次性交通生活补助和脱贫劳动力稳岗补贴5人0.7万元,第三地和省内就业一次性交通补助134人4.86万元,大大提高了脱贫劳动力输转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