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赫德学校数学教师李丹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担任数学教研组长期间,她带领组内教师进行校本教材改编,不断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作为中国工会十八大基层一线教师代表,她将为教师队伍建设建言献策。
教书育人 倾真情献爱心
20年来,李丹始终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在教育这片沃土上默默耕耘。
2009年,由于学校老师的人员变动,导致六年级两个班没有数学教师。李丹在自己已经任教一个班的前提下,主动接管了六年级另外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她注重教学工作的方式方法,强化对学生的关心关怀和陪伴指导。
“在我看来,教师就像是泥土,把爱给了花,也给了草。”李丹说。她经常用阳光般的笑容、春风般的话语铺设师生相互信任与尊重的心桥,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孩子从不轻言放弃,而是用爱点燃他们追求上进的火种,使孩子们享受成功的喜悦。
李丹带过的班级里有一个男孩成绩总是最后一名,通过一番仔细观察,她发现原因是男孩经常与同学发生矛盾,而且矛盾解开之后,他不能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把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继而影响学习。久而久之,他的学习就跟不上了。
了解情况后,李丹首先帮男孩分析查找落后的原因,教会他与同学相处、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同时,李丹还利用课余时间帮男孩补习落下的课程,与他谈心,给他鼓励。慢慢地,男孩学会了与同学的相处之道,性格也不那么急躁了。他开始主动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我找到学习的快乐了,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重新燃起了学习的兴趣。”男孩这样对李丹说。
潜心教研 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李丹以上下求索的精神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更好地做好数学教研教学工作。在担任学校教研组长期间,她带领组内教师进行校本教材改编和校对,并不断通过教研探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李丹。
“我们坚持教研与教学同步,让教研为教学服务,两者有机结合,和谐统一。”李丹告诉记者,在担任教研组长时,为了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创建高效课堂,她重点抓好“坚持每周星期二下午的集体教研制度,坚持每年一次的教师赛课制度,坚持听评课制度,坚持期初计划、期末总结制度”的“四坚持”。
“每周一次的集体教研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李丹说,教研组有效运用这宝贵的时间,围绕新的课程改革,结合课题实验或教材、课标进行集体备课。通过集体教研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教学指路。在交流讨论中,老教师从年轻教师身上学到了新理念、新方法,年轻教师则从老教师的身上学到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以及驾驭课堂应变能力的方法。
李丹深知课题研究是教师成长不可缺少的平台,通过研究,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艺术都可以得到提升。她积极组织、鼓励年轻教师参加课题研究,“课题研究来自课堂、来自教学实际,通过对教学问题的研修,帮助老师们解决教学困惑、积累教学经验,从而推动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数学教研组是一个很团结、很和谐而且具有凝聚力的团队。大家遇到事情一起想办法,一起分担,一起享受,就像亲热的一家人。”李丹笑着回忆说。如今,她不再担任教研组长的工作,但她仍在用自己的力量为年轻教师铺桥搭路。
硕果累累 打造有“生命”的课堂
“做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是优秀教师永葆活力的妙方。”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让数学课堂生动活泼,李丹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状态。
在课堂教学中,李丹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成功体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学得活、思维活、语言活。常常可以看到学生们依据自己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发表各自新颖的见解,显示出创造的潜力。
“只有这样有‘生命’的数学课堂,才会创造出闪光的智慧,创造出‘生命’的希望。”李丹说,20年的从教生涯使她深深懂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名合格的教师要从言行到举止,从心灵到外表,都应模范履行师德规范,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师德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德去教育、影响学生。
“做一名教师,是我的人生选择;做一名优秀教师,是我的人生目标。对于我的选择,我始终无怨无悔。”李丹说,未来,她将继续努力,为她心爱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劳动午报记者刘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