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工会怎样“加”、如何“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焦点新闻 | 把县级工会打造成更有力的“桥头堡”

来源:中工网-工人日报
2023-10-11 07:53

【焦点新闻】

原标题:县级工会怎样“加”、如何“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引题)

把县级工会打造成更有力的“桥头堡”(主题)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娜 裴龙翔 田国垒 徐新星

“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大抓基层三年行动’,这对我们基础薄弱地区来说,又是一次进步提升的机遇!”今天下午,中国工会十八大四川代表团小组会议上,四川渠县县委常委、县总工会主席刘艳萍代表在畅谈感受时满是期待。

县级工会是连接地方工会和基层工会的重要枢纽,被誉为工会抓基层打基础的“一线工作部”。2022年9月,全国总工会在工会系统集中启动“县级工会加强年”专项工作,破题区域工会工作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1年来,各地工会深化改革创新,新思路、新举措“百花齐放”,但也遇到了一些难啃的“硬骨头”,身为工会干部的代表们希望在这次盛会的交流讨论中取得“真经”、找到“样本”。

迈向工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县级工会究竟该怎样“加”、如何“强”?与会代表各抒己见。

工会服务延伸到家

“过去我们县外出务工农民工人数众多,现在全县逐步向农业产业化、职业化、社区化演进,工会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刘艳萍代表说。正因如此,刘艳萍代表特意把报告中对未来5年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的部署内容逐段誊抄,并对关键词重点标注。

“新兴经济主体具有‘多、小、杂、散’的特点,但县里基层工会人手不足,开展工作有点捉襟见肘。”刘艳萍代表说。

刘艳萍代表关心的问题,湖北黄石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柯其宏代表也曾非常头疼。为此,他们积极推动“建会建家·共同缔造”行动,发挥党工共建优势,与党委组织部门形成协作机制,依托于工会“微阵地”下沉到村(社区)与村(居)民共享,真正将工会服务延伸到家。

柯其宏代表认为,系统解决缺经费、缺办公场所、缺工作人员等难题,确实需要时间,但只要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未来可期”。

“工”字号阵地“火起来”

“提升职工生活品质,丰富工会服务多样性,工人文化宫大有可为。”山东寿光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韩效启代表对基层工会阵地建设颇有心得。

在寿光,由省、市、县三级工会筹资高标准建设工人文化宫和占地60亩室外工人体育场,敞开式接纳各基层工会和职工群众到“娘家”做客,赢得职工点赞。

中国工会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积极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建好用好工人文化宫、工人疗休养院、服务中心等。以实施“双15工程”为牵引,加强和规范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韩效启代表感到,围绕“建好用好”,他们的很多工作还可以细化。

“只有让阵地‘火起来’,服务职工群众才能真正见效见实。”四川资阳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赵璞代表对报告中“加强工会服务工作研究分析”的表述印象深刻。

近几年,资阳市总工会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基层工会活起来、强起来,周密制定了“一县一特色”的工作方针,工会各项工作得到明显加强。“县级工会的区域环境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职工会员数量、基层基础条件各不相同,选对路子很关键。”赵璞代表说。

向“最后一公里”发力

“报告强调,‘适应时代要求和职工群众需求,全面运用数字化技术’,这也是我们一直探索和实践的方向。”上海市闵行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主席杨其景代表说,围绕更好更及时服务职工群众,他们这几年一直在努力。

闵行区总工会以建设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阵地为目标,在14个街镇织密服务阵地网络,同时充分利用与各街镇、委局工会间形成的“网上工会”工作矩阵,把更多服务职工的封闭空间变成开放空间,普惠性服务效能有了质的提升。

突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向着服务职工群众“最后一公里”发力。来自吉林长春市朝阳区南湖街道的职业化工会主席张玉晶代表则是站在离职工群众最近处的工会力量。

“此次大会报告中,专门提到了基层工会工作者培训、提高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待遇问题。”张玉晶代表说,来自组织上的关切,让他感到非常振奋。而眼下他正在思考的是,如何结合大会精神,围绕吉林省总工会服务职工群众“四个体系”构建,为职工群众带来更好的“娘家人”服务体验。

(中工网北京10月10日电)

责任编辑:姚怡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