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盐行业科技创新策源地 引领传统盐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航向》

2023-12-26 14:58

报送单位: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徐春霞

摘要:江苏苏盐井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盐井神”)是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全国大型盐资源综合利用上市企业。近年来,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建立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第一动力”,着力构建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培育“第一资源”,以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为支撑,争当盐化产业链链长,释放“第一生产力”,连续多年产、效、耗递增,2022年,公司生产盐及盐化工产品818万吨,实现营业收入60亿元,利润首次突破 10亿元大关,生产经营质效位居全国制盐行业领先地位。公司连续多年入选“中国制盐行业十强企业”,先后荣获第十八届“全国质量奖”、江苏省省长质量奖,获评“首届江苏省科技创新发展奖优秀企业”,连续四届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被江苏省工信厅评定为“2020年度社会责任典范企业”。

关键词:传统产业、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新航向

一、背景

(一)加快科技创新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励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为此,我们必须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以创新贯穿党的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二)加快科技创新是国有企业承担的政治责任。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关系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巩固,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能力,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国有企业在国家经济成份中占比处于绝对优势,其个体的发展必然与中国经济的兴衰成败与命运相连。国有企业在世界500强中有133家上榜,在资本上国企上市公司市值高达20万亿,在人才培养上国有企业仍是主力军。因此,在当前我国加快科技创新自立自强的重大关头,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的主体,政治属性和资本属性决定了其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必须承担重要责任。

(三)加快科技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制造业是关键和重点所在。当前,制造业已经从规模和速度发展转变为高发展质量,高质量发展就是创新能力强、工艺先进、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高、产品质量好、能耗和物耗低、污染物排放少,能够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适应。以科技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破解制造业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关键,也是加快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转换增长动力的重要抓手,只有把企业打造成强大的创新主体,才能推动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苏盐井神自建成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持之以恒地加强科技创新,不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企业才能获得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新动能,才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贡献力量。

二、责任行动

(一)激发“第一动力”,建立系统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公司先后制定出台《重大科技贡献奖励暂行办法》《创新增效激励管理办法》等激励制度,全面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科技生态。坚持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在全国盐行业和省属企业中率先创成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有江苏(井神)盐化工循环经济技术研究院、省军民融合盐化工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6家省级研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井矿盐地下空间资源综合利用联合研发中心等研发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科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南京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10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长期合作,积极推动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完成盐碱钙循环经济新技术开发、盐穴油气储备研究、采空盐腔地质充填与修复治理应用研究等10多项国内领先的科研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循环经济产业链、盐腔综合利用的竞争力。

(二)培育“第一资源”,建设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公司注重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内部专家评聘制度,聘任内部资深专家、核心专家和后备专家90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中国盐业专家5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11人,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工程”12人,培养360余名技术研发队伍,形成一支与企业业务发展相适应,专业结构合理、梯度构成适中、在国内行业中顶尖的高素质研发团队。强化引才引智,评聘45名外部专家,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江苏省“双创人才”1人、苏北人才引进计划2人。引进的盐岩水溶法建腔与油气地下储备的理论和技术领域的开拓者——杨春和院士团队,入选省“双创团队”,获得科技成果创新补贴1400余万元。

(三)释放“第一生产力”,争当盐及盐化工产业链链长。公司先后承担各类科技研发项目300余项,其中13项重点项目获得国家、省级立项;申请专利138件,其中发明54件;获得授权专利91件,其中发明32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5个;牵头负责及参与制订、修订《工业盐》《调味盐》等国家、行业标准5项。自主研发的“井下循环制碱工艺”“盐碱钙联合循环生产技术”“盐腔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新工艺、新技术,开创了基础化工材料生产新模式,构建了盐矿资源开发、盐腔资源利用互相促进的“盐+储能”产业发展新格局,成为国内制盐行业技术创新的先行者。

三、履责成效

通过持续加强科技创新,建成了具有苏盐井神特色“盐+储能”产业链,构建了地上盐碱钙循环经济与地下盐腔产业彼此赋能的产业格局,成长为国内制盐行业技术创新引领者和制盐绿色制造标杆企业。

一是自主研发井下循环制碱工艺,入选国家发改委“绿色工艺名录”。“井下循环盐钙联产制碱工艺”是新建合成纯碱项目唯一允许采用的工艺技术,有效破解了我国制盐、制碱行业高污染、高耗能等技术难题,得到工程院院士周光耀认可,认为该技术为国际首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并实现专利技术授权许可国内同行使用。公司依托该工艺建成国内首套MVR盐钙联产生产线,在资源集聚、成本控制、生产能耗等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被中国石化联合会授予“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纯碱)”,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首批“绿色制造工厂”,是国内盐及盐化工企业中的第一家。2022年,国家发改委将“井下循环盐钙联产制碱工艺”纳入2025节能降碳鼓励推广使用的绿色工艺。

二是首创岩盐水溶法充填开采技术,列入国家自然资源部技术推广目录。将碱渣、盐泥、脱硫石膏等矿盐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无机盐固体物充填到地下盐穴空间,有效解决了工业废渣、废液处理以及盐矿采空区地面塌陷安全隐患治理重大技术难题,填补了国内盐矿采空区处理技术的空白,被列入国家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目录,公司下关盐矿、蒋南盐矿、淮阴盐矿被纳入全国绿色矿山名录,下关盐矿还被评定为江苏省“矿地融合示范工程”。

三是开展地下盐腔储气储油储能关键技术攻关,加快推动传统产业向能源储备产业转型。攻克地下钻井连通技术,首创了“双井不对称采卤快速建造盐腔储库工艺”国际先进技术,研发了“连通井储库造腔技术”“连通井沉渣空隙储气技术”和“连通井储气库注采气技术”等8项新技术,形成了自主盐腔储油储气技术的专利群,充分挖掘地下盐腔资源价值,打造“采矿—制盐—储气储油储能”新型循环产业链,努力建成国家级地下盐穴储油储气基地。项目已经纳入《江苏省储气设施专项规划》《国家发改委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重点工程》。2022年,公司与中石油共同出资成立了江苏国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张兴储气库项目正式落地实现产业化。

四、展望

“十四五”期间,苏盐井神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结高亲、寻高人、建高地、攀高峰”科技创新“四高”战略,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深化产学研合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全力打造盐行业科技创新策源地,做强做优做大盐碱钙循环经济产业链和盐腔储能产业链,加快构建“盐+储能”产业发展新格局,引领推动传统盐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江苏加快建设科技强省作出苏盐井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