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技能人才架起“成长阶梯”,全力推进工匠学院(校)建设,精心谋划工作重点,搭建“精英赛”“群英赛”两大平台……在推进“产改”过程中,广西各级工会和有关部门既着眼高位推进,又鼓励首创探索,形成一系列具有典型示范效应、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做法,逐步实现“繁星满天、连点成片”的改革落实效应。
南宁市“产改”取得阶段性成效
高技能人才已达21.96万人
2023年,南宁市产改协调小组各成员单位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形成了一批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其中,高技能人才已达21.96万人,产业工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3人、全国工人先锋号2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状5个、广西五一劳动奖章7人、广西工人先锋号9个;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4家,自治区级、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2家和253家,总数居全区前列。
南宁市通过强化思想引领,加强党建引领,树牢正确导向,让产业工人理想信念更加坚定;扎实开展岗位技能竞赛,组织评选“先进操作法”,制定班组(长)建设规范,让产业工人创造活力更加迸发;搭建高技能人才培养阵地,做好素质提升资金保障,深化校企合作,让产业工人能力素质更加提升;多方联动积极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增强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让产业工人政治经济社会地位更加提高;拓宽产业工人来源渠道,当好产业工人坚强后盾,大力加强职业教育,让产业工人队伍更加壮大。
市县区全覆盖
钦州市全力推进工匠学院(校)建设
随着钦北区工匠学校在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揭牌成立,截至目前,钦州市共设立了8所工匠学院(校),覆盖所辖全部县(区)及平陆运河、坭兴陶等战略项目、重点产业,为全市产业工人及后备队伍成长成才厚植沃土,推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走深走实。
2022年以来,钦州市各级工会紧扣建设壮美广西“1+1+4+3+N”目标任务特别是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中国(广西)自贸试验区等重大战略,围绕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推进工匠学院(学校)建设,探索建立“教、学、训、赛、创、产、疗”有机融合发展模式,大力发掘新型职业教育的培训模式,持续创新技能提升体系,大力举办企业职工技能提升班,健全职工技能培训体系,为钦州市发展培养了一批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高素质产业工人。
钦州市总工会在推进工匠学院(学校)建设中,聚焦钦州市产业发展新趋势,围绕企业职工新需求,打造了具有钦州特色、质量过硬、职工群众信赖的人才培养基地体系。钦州工匠学院是钦州市首个工匠学院(学校),由钦州市总工会、钦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部湾大学共同建设,也是广西首个依托大学相关教学资源开展培训及竞赛活动的地校共建产业行业工人队伍培训学院,成立一年多以来,举办了两届钦州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开展了“劳模工匠进学校,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举办了产业工人技能培训等。
在平陆运河第一梯级枢纽,马道枢纽项目工匠学校投入使用后,打造成为职工工作的“宣传站”、为民办事的“服务站”、技能提升的“加油站”。钦州坭兴陶工匠学校由钦州市总工会等5家单位创办,围绕打造以坭兴陶产业为引领的百亿元特色陶瓷产业,积极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孵化工作,全力打造成劳模工匠的“成长摇篮”,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传播基地……在工匠学院(学校)里,一批批产业工人及后备队伍在培训中技能得到了提升,在技能比武中得到成长,弘扬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绽放了新时代劳动之美。
贵港市
精心谋划工作重点 推动改革走深走实
贵港市日前召开2023年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工作协调小组(扩大)会议暨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该市有关部门要持续聚焦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重点难点,深入抓好思想引领、建功立业、素质提升、地位提高、队伍壮大,全力推动“产改”工作实现新突破。
会议强调,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做好“产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刻认识“产改”的重要意义,推动改革工作落地见效;要不断加强和改进产业工人思想政治引领工作,推动各类宣讲活动进企业、进车间、进校园,引导广大产业工人为新时代贵港现代化建设积极贡献智慧和力量;要积极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大力开展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升产业工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要落实保证产业工人主人翁地位的制度安排,加强职工贴心服务,切实维护产业工人的权益;要强化保障力度,推动协调联动,强化督导问效,发挥好“产改”试点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推动贵港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贺州市总工会
技能赛道“建”起来 职工选手“跑”起来
近年来,贺州市总工会积极搭建“精英赛”“群英赛”两大平台,不断提升竞赛的规范化水平,让技能赛道“建”起来,职工选手“跑”起来,力促“产改”工作提质增效。目前,贺州市形成了“一县一品”技能竞赛新模式,即每个县(区)根据本地产业或者区域特色选择一个品牌项目,每年至少举办1场全县(区)性的职工职业技能竞赛。
此外,贺州市总工会创新载体,构建了“1+3+5”职业技能本土化人才培育体系,推动贺州培育更多高技能人才,帮助广大产业工人更好发挥主力军作用。
“‘1+3+5’职业技能本土化人才培养体系,即一核三翼五城,以贺州工匠学院为核心,在3个市属企业和5个县(区)企业挂牌成立工匠学校。”贺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莫华钧介绍,该市总工会强化对各级工匠学校建设的统筹指导,纵向形成市、县、企业三位一体,横向覆盖碳酸钙、电力、茶业、电子信息、电商服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并根据各地区域优势和各产业特点开展培训,努力使每一所工匠学校都有特色、有活力。今年各工匠学校已组织开展职工技能提升培训达1万余人。
作为贺州市总工会的试点企业,广西利升石业有限公司对内建立“师傅带徒助成长、匠人匠心传星火”培训机制,对外畅通产学研通道,不断发展壮大本地技术人才队伍,目前该公司技术人才队伍中本地技术人才达80%。该公司的罗阳林就是“产改”成果的受益者之一。目前,他已经成长为碳酸钙行业的高端领军型人才,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西最美科技工作者”“贺州工匠”等荣誉。(广西壮族自治区总工会微信公众号)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