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非法集资风险不容忽视 “退保理财”陷阱揭秘

来源:太原晚报
2024-01-22 11:28

原标题:非法集资风险不容忽视(引题)

“退保理财”陷阱揭秘(主题)

记者 梁丹 马向敏

近年来,一些机构和个人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冒充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等,诱导消费者办理退保,并将退保金转投其推荐的“高收益理财产品”。就此,山西省处置非法集资领导组办公室近日发布风险提示,此举不仅破坏金融市场秩序,诱发非法集资等风险,而且会直接给民众财产造成损失。

骗局三步操作

以更高的收益为名,让投保了正规保险的投资人退保后,购买虚假的金融产品,投资人的钱最终却进了骗子自己的腰包,这就是退保理财骗局的惯用套路。

那么,退保骗局是如何操作的?

第一步,通过拨打保险消费者电话等方式,自称是金融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获得保险消费者的信任,获取其保单号、身份证号和银行卡号等个人信息。

第二步,称保险消费者持有的保险产品收益较低,以“客户售后服务”“保单收益升级补偿”“赠送礼品”等名义推荐高收益的“理财产品”。

第三步,劝说保险消费者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可获补贴、退保资金转购“理财产品”可获贴息或领取旅游券等,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退保或保单质押贷款后,购买“理财产品”。

防范谨记三点

保险的主要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首先,应正确认识保险功能。尽管部分人身保险产品兼具投资功能,但其本质仍属保险产品,以保障功能为主。建议保险消费者谨慎退保,以免失去保险保障。

其次,勿受高息理财诱惑。以高收益为卖点的“理财产品”,可能涉嫌非法集资,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为避免上当受骗,建议保险消费者做到“三拒绝”:拒绝相信高息“理财”和以保险公司名义承诺的高额回报;拒绝被赠送礼品、“先返息”等诱饵打动;拒绝与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签订投资理财协议以及销售人员以个人名义出具收据等。

此外,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保险消费者如遇可疑邀约时,可通过保险公司官方网站、客服电话等正式渠道查人员、查产品、查地址,核实销售人员是不是保险公司销售人员、所售产品是不是正规保险公司产品、所留地址是不是保险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经营地址。此外,如遇“退保理财”骗局时,建议留存相关证据,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省处非办提示,“退保理财”手法新颖,隐蔽性强。非正常退保将导致消费者失去保险保障,未来再次投保时,由于年龄、健康状况的变化,可能将面临重新计算等待期、保费上涨甚至被拒保的风险。所以,保险消费者一定要擦亮眼睛,警惕此类陷阱。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