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真正旷达的人生,无需浓墨重彩,几笔轻描淡写,便可知足常乐。铺一张纸,蘸几滴墨,抒几卷木雕人生,写一段艺术年华。在东阳,就有这样一位艺者——黄志勤,从事木雕艺术30多年,孜孜以求,低调谦逊。
业精于勤
古人云,雕虫小技耳。
但在东阳,木雕“小技”早已被纳入非遗之“大道”。
东阳木雕讲究由艺入道,多少大师名家,童年时期耳濡目染,少年时操刀而学,成年后入道精研,中年扬名立万,晚年受徒传艺。千百年来的轮回,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历史演变中,坚守着这样一种平衡,不断与时俱进,不断精益求精,走向成熟。
而黄志勤不同。他的起点不在东阳。
他不是土生土长的东阳人,也没有从小可以受到熏陶的艺术氛围,只是有着一颗爱好书画的初心。黄志勤来自美丽的新安江畔,伴随他成长的是钟林毓秀的人文山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造就了他清秀热情、清澈无尘的性情。“当初我在杭州有声工贸有限公司任技术科长,因技术突出,有温州、福州、山东威海、江门等地的厂家来邀请我。最后我选择了东阳,仅仅是因为离家近,比较方便。”就是这样简单的理由,成就了他不简单的木雕生涯,一走就是30多年。
1989年黄志勤中考考入建德市新安江职业技术学校,开启了他求索美术的艺术历程。二年的求学,速写本、画夹、铅笔成了他随身之物,每天除了宿舍、上课,其余时间几乎都在画室中度过。当年的苦练成就了他丰富的绘画经验和精准的造型能力,没毕业就被建德木雕厂看中,毕业后便进厂设计科入职,成为木雕厂最年轻的设计师。为了能尽快提高技能,黄志勤白天设计,晚上车间加班制作木雕后再回宿舍看艺术类的书。因不喜娱乐,两年多的日日夜夜就在这平凡简单的生活中度过,炼就了他扎实的木雕基础、设计水平,他也爱上了木雕这一行。1994年黄志勤被聘为杭州有声工贸有限公司技术科长,由于外贸产品要求很高、对木材的干湿、色调、规格大小都要求严格。当时用的材料为东北椴木和胡桃木,木材较软,含水份多收缩大且干得慢,几批产品生产出来,干湿度都未达标。为解决木材干燥度和收缩变形问题,原有直接在木材边火烘的方法使木材的色泽深浅不均,黄志勤和负责工艺的副厂长经过两个月的反复尝试,从冰箱制冷管的原理研发了一款锅炉热气烘干设备,用40CM口径的大钢管焊接的U型连接锅炉热水循环烘房,这样就克服了木材在干燥过程中会产生有变色、变形问题。当时生产的一批产品比较大,原有的拉花机臂杆用的是钢材,因钢材硬、弹性小、抖动大,黄志勤决定改用具有一定弹性硬木来代替,解决了在拉花过程中因抖动产生的次品问题,使木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益。
之后黄志勤又转展多地,1998年他来到东阳,当时东阳木雕研究所招聘具备木雕设计和制作的优秀人才,黄志勤有幸被选中,后续任副所长一职,最终定居东阳。东阳木雕是一门传统的民间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创新,并要提高艺术含量和文化内涵。为了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东阳木雕、提升自我,他在2010年特地前往中国美术学院进修深造学习国画,系统地学习了解传统文化与书画艺术,弥补自己在木雕创作上的短板。“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在艺术的领域,黄志勤要求作品一定要有文化内涵和思想,从而立意扬新,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题材内容方面,他要求雕刻技法要用高起点、高标准的方式来表现,从而创作出具有文化水准的精品。东阳木雕正是运用了这样一种求实、求新、传承文明、发扬文化的精神来构建它的体系。他也将此奉为圭臬,守着这片艺术田地,默默地耕耘学习。
守望木艺,回归传统
作为东阳木雕的守望者,热爱木雕艺术创作的黄志勤喜欢安静,工作之余看看文学艺术类书籍、参观艺术展。不断积累的艺术感悟,往往在某个创作时刻爆发出来,让他灵光乍现,创作出构思奇巧的作品。《青山高处见天阔》就是偶然创作的一件作品。2011年黄志勤回家过年时遇到高中同学,同学因工资开不出来但知道黄志勤还在做木雕,于是想卖给黄志勤一些阴沉木,黄志勤虽然觉得材料太差,但是出于善心还是都买了下来,在这堆烂料中找到一块阴沉木,3.5米长,顶部很薄只有4至5厘米,中间部分0.9米厚12厘米左右,根部1.5米厚40厘米左右。腐烂后沟痕文理很自然也很漂亮,黄志勤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决定丢开传统根雕的圆雕技法,尝试着创作一件用浮雕为主,深浮雕、镂空雕、意形雕等多种技法来表现的根雕。黄志勤心潮澎湃,觉得捡到宝了,一个春节便有了一个常对木头发呆的人。黄志勤经过思考并结合木头本身特征,创作了这件作品。根部保留原有纹理,中部崎岖的山路边,两位文人在屋中弹琴看书,引得几位上山和下山的文人前来相聚,上部较厚部分是三位文人登高远眺、寄予胸怀、怡情山水的场景,最顶部留着自然形状所形成的远山,其中穿插一些松树、竹子、枫树连接,或悬崖、或瀑布、或小挢。整件作品历经8个月完成,浑然天成,大胆尝试成就了优秀作品,作品也成为木雕行业最早一件以浮雕技法创作的大型根雕。当年就被好友收藏,在2013年浙江省工艺精品展上得到工艺界最高评价并获得金奖。黄志勤也开启了随型浮雕、随型根雕创作的先列。在黄志勤木雕工作室里,充满纯自然、纯手工的作品琳琅满目,散发着特有的气息。随形雕、根雕、圆雕、浮雕等放满了整个工作室,而且都是近几年创作的作品。有表现劳动丰收场景的《丰年》、随形树根雕《鹿鸣翠峪》、随形浮雕《饮中八仙》、富有生活气息的《一曲乡水情》等。这些作品既符合文化特点,又达到审美情趣,有着心静乐道、淡泊明志、寄情山水的情操。黄志勤认为艺术的表现不仅仅要精确立型,且须立意,“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技术是硬碰硬的,要想不断发展东阳木雕事业,应该要先回归传统、回归技艺,将作品做精做强,不断提高其收藏价值。2016年5月中旬应木雕大师卢国忠相邀,负责敦煌“一带一路”大剧大壁饰主体装饰工程(长30米、宽20米),要四个月完成。两人商讨多日,认为敦煌是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又是多种文化的复合体,飞天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最终他们决定以“伎乐飞天”为题材创作一幅中国文化特色木雕大作品。但如何通过艺术创作反映出当代中国与其他国家睦邻友好、和平共处、合作交流、融合交流的和平发展主题的难题,又摆在他们面前。他们反复思考,阅读大量资料及相关图片,以反弹琵琶为主要人物,在原有基础上融入域外艺术元素,营造出中国人民喜迎八方来客、共享和平发展成果的喜庆氛围。素材和内容已经确定,经过他们思考,认为柚木更适合这幅大作品的用材,柚木色泽厚重、变形小、木材大,是我国古建筑常用的优秀木材。在设计图纸过程中也面临巨大挑战,这么大的作品需要组合拼装来完成,在设计时就得考虑木材的重量、大小、分块等一系列问题。开始反弹琵琶设计高度为9米0.40米厚,只能从腰下部分成上下两部分,根据推算上下两部分净重量各1000斤左右,总重近1吨,根本无法现场安装,最后缩小到7米高0.24米厚,总重在1000斤左右。为确保作品完成后减少收缩、开裂,他们前后共计买了450吨柚木,去心、去边、去开裂,取用最好最优的材料,通过二次烘干、蜡渚,让木材得到最好的稳定,这也是当今木雕界首次对木材进行二次烘干、蜡渚。作品完成后相当稳定,这也为大型木雕工艺品制作开先河。
作品的去留,都是缘分。黄志勤从不强求,只是多少都会有些牵念,却不难看出他是一个淡然的艺者,性温平淡,凡事随缘随心,对于名利也是毫不计较。他说,学习木雕,不是为了扬名,纯粹想实实在在地做点作品出来。无论作品是否能够流传,只要能让后人看到作品的思想所在就已心满意足。这样的他,常沉溺于艺海之中,寄性于书画之间,似乎世间的纷扰与他无关。致虚极,守静笃。一个人或许只有无欲无求达到极致,才能守住清静做到坚定。“懂得选择、学会放弃”,是黄志勤的坐右铭,他是木雕艺人,亦是一名儒匠,有着广博的学识,浓厚的文人气息,在“懂”与“学”“选择”与“放弃”里游走自如。他认为,东阳木雕只有在创作者心胸开阔和心境平和的状态中才能完成高层次、有意义、有价值的作品。为此,他几乎每日挥墨飘香,练习书法,静心思考。他是感性的,他的作品也是他人格的反映,格调典雅、妙趣相生、动静结合,有清淡隐逸之趣。
“东阳本是佳山水,何况曾经沈隐侯”。希望这片充满文化艺术气息的沃土,继续孕育辉煌灿烂的东阳木雕。
(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供稿)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