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娱乐

工匠汇·第三批中国纺织大工匠|张润明:制衣自动化的引领者

来源:中工网
2024-02-02 15:36

他,专注纺织制衣自动化研究27年,从缝纫辅件,到自动化设备,再到制衣联动线,他带领团队主导或参与研发的国家专利超过300项,其中发明专利80项。

他,2018年被授予广东省“纺织大工匠”荣誉称号,2017年荣获中国棉纺织行业“传承大工匠”称号。

他,就是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首席工程师张润明。

Q461Z(VVG8BZPS4UHG@Y793

1994年3月,26岁的张润明作为培训生进入溢达集团时,公司恰巧正在筹建蝴蝶刀模制作中心,他被选中做了项目筹划人。当时的蝴蝶刀模制作部,只有3名员工和简陋的小工场,生产条件略显拮据,整个生产过程都需要通过纯手工完成。尽管如此,张润明还是信心满满地带领着3名员工踏上了缝纫辅件的研究和制作之路。除担任项目筹划人,张润明也是生产制作团队的一员,他专门到马来西亚向行业专家学习辅件制作工艺和制衣设备,历时1个月的学习完成后,他回到企业生产岗位,把控每一个流程和细节,并将所学知识传授给团队,帮助提高整体技艺水平,力求制作出优质产品。他还时常到一线车间了解辅件的使用情况,听取用户意见,不断改良和完善产品。随着制作技艺逐渐成熟,对一线车缝的深入了解,张润明发现只依靠当时市场上少量的成熟产品不能完全满足工厂需求。于是,他决定贴合集团的实际生产需求,自主开发新产品。

经过不断钻研和努力,溢达集团自主研发的第一只车缝辅件于1994年10月诞生,开启了集团制衣设备研发之路。截至2021年8月,自主研发集团内部使用的车缝辅件种类达328种,为提升车缝品质发挥了巨大作用,部分辅件更达到了合并工序的作用,为接下来自动机的研发积累了丰富经验。

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分工趋向细化,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不具吸引力的制衣行业越来越不受工人青睐,传统制衣企业要在时代发展中站稳脚跟,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上世纪90年代末,溢达集团开始探索市场上可能适用的自动化制衣设备,希望实现部分制衣工序去技能化。一件衬衣需52个车缝工序,市场上已有的制衣自动化设备仅适用于极少部分工序和工艺,且种类单一。于是,溢达集团决定做适合自己的自动化设备。当时的蝴蝶刀模制作部已日渐发展成熟,公司在其基础上建立了制衣设备研发部,开始了制衣科技创新。张润明成为这条创新之路的先锋担当。

$H%27NOK9`W[Q5%CGTSEUM5

自小就喜欢自己做玩具,对机械自动化有浓厚兴趣的张润明,在2011年带领团队开始了制衣自动化设备的研究。自动袖衩机成为蝴蝶刀模制作部成功研发的第一台自动机。经过前期与工厂的沟通和需求分析,张润明提出了车袖衩自动化的研究方向。方案构思历时3个月,仅布片虚位折叠的方案就研究了3个;压料的材料选用经过近10种,耗时11个月,整机终于搭建成型。2011年3月,第一台车袖衩机成功进入生产线进行试车。但是,新机器在试用过程中不太稳定,第一天产量仅为60件,仅占人手车缝产量的1/3,生产线的操作工人对其并不认可。张润明并未因此灰心,他与研发成员守在车缝线上近2个月,积极与操作人员沟通,记录分析机器的运行情况,不断改良提升机器的性能。3个月后,车袖衩机的产量终于与人工产量持平,得到操作工人的认可,并主动提出改良建议。

2013年初,车袖衩机开始批量生产并推广至集团各制衣分厂,至今已出货超过350台。在生产人员和研发人员的努力下,现在一个员工经过1个月的培训后可同时操作两台机器,人均最高产量可达1150件;经1年培训的技能工纯手工车缝,最高产量为400件,效率提升2.8倍。

有了第一台去技能化机器的成功,张润明带领研发团队陆续开展对其他单一工序去技能化的研究。2014年,蝴蝶刀模制作部正式更名为集团卓越工程部,专注于溢达集团内部制衣设备的自动化研究、开发及内部推广。截至2021年8月,工程部研发的近40个机种共1650台自动化机器成功推广并使用到集团内各制衣分厂。

K~}3{{}PM~NLJFXVKG4{7}3

在制衣单工序自动化覆盖率已达到65%的情况下,张润明开始将研发重点从单一自动机转至多车缝单元合并。要实现多台自动机之间的联动,关键难点在于如何对柔软的布片进行分层、抓取及传送,这也是行业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了攻克技术瓶颈,张润明带领研发队伍刻苦钻研,历时6个月,试验了5种材料的布片分层和抓取方案,并结合自有技术,引进了机械手,最终成功研发出独有的布片分层及抓取技术,此项技术在当时属于行业内首创。随着技术难点的突破,2015年7月和2016年9月,溢达集团分别在马来西亚分厂和高明制衣厂建立了智能化制衣示范生产线,与传统制衣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平均值)提升了3倍。目前,这两条示范生产线已为集团制作了超过100万件梭织衬衣,且其产品质量稳定,产品一次通过率达到98%以上,得到了业内的广泛认可。

张润明常说:“人是最重要的资源。”近年来企业不断壮大研发队伍,吸收了不少经验丰富的技术精英和年轻有为的工程师,而张润明一直是队伍的领头人。他密切关注每个研发项目的进展并提出指导意见,或与团队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他注重为成员提供多种培训机会,鼓励大家多到一线车缝生产听取用户意见和需求;带领团队外出参加行业展会,拓展视野,汲取优秀的设计理念,增强研发实力。在他的带领和培养下,当初只有3个成员的小队伍,现已发展成为包含26名工程师及技师的研发团队。

目前,张润明个人已获得超过300项已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80项,实用新型专利249项,外观设计4项。他带领的集团卓越工程部自主研发技术成果申请国家级专利超过400项,获得15项科技成果鉴定。这些技术成果提高了传统制衣行业的工业自动化水平,使设备操作难度降低,促进了产品品质的标准化和稳定性,提升了生产效率。工人从单纯体力劳动向科技智能操作转变,从单一技能向多技能发展,给新生代的制衣人提供了个性化的职业发展平台,为行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全国委员会供稿)

责任编辑:刘英杰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