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民日报记者 吴丹 张天培 亓玉昆 叶传增
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我们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末全国人口为140967万人。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回顾一年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代表委员表示,我们要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既不好高骛远,也不因循守旧,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坚持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团结凝聚力量,奋斗开创未来,只要我们在党的旗帜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必将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再大的成就除以14亿都会变得很小,再小的问题乘以14亿都会变得很大。
全面小康创造奇迹,“中国饭碗”端稳端牢,“太空出差”世界瞩目,“国之重器”砥柱中流,“一带一路”联通四海……新时代,我们党从国情出发,采取一系列战略性举措,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代表委员表示,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从国情出发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一步步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变成现实。
环境就是民生,绿水青山就是幸福。新时代以来,美丽中国新画卷舒展在眼前——
山越来越绿了,全国森林覆盖率增至24.02%,提升2.39个百分点;河流湖泊变了模样,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持续提高,2023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升至89.4%;蓝天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全国重点城市PM2.5平均浓度下降超50%,中国成为全球改善空气质量速度最快的国家……
“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证明,必须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在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时代大势、发展条件基础上科学谋划、积极作为、顺势而为,在一步一个脚印的扎实推进中破解难题、实现目标。”青海省西宁市河道治理中心主任蒋志刚代表说。
过去一年,我们经历了风雨洗礼,取得了沉甸甸的收获——
粮食生产“二十连丰”,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
“回望历史,不管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惊涛骇浪,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山东省德州市市长朱开国代表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我们要把最大优势发挥出来,把宏伟目标转化为广大人民的奋斗实践,奋力跨过一道又一道难关,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一心,共同奋斗,凝聚起一往无前的磅礴力量。”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教授龙珊代表说,“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进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过程。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更好维护民族地区团结稳定,更好加快民族地区发展,更好凝聚各民族智慧和力量。”
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代表委员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宏伟事业。必须依靠团结奋斗凝聚起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让团结奋斗的号角更加响亮、行动更加坚决、步调更加一致、意志更加顽强。
目标的宏伟性,要求我们持续团结奋斗。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中国绍兴黄酒集团有限公司质量技术部副部长李智慧代表说,“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蓝图。宏伟目标不会轻松实现,前进道路必然风雨兼程,只要全体人民同舟共济、众志成城,就能不断取得一个个新的胜利。”
任务的艰巨性,要求我们持续团结奋斗。国家税务总局银川市金凤区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党支部书记马丽代表说,“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前进过程中,仍有改革难题、发展课题、矛盾问题需要破解,比如,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需要付出更多艰辛和努力。”
过去一年,各地各部门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强化民生保障、优化民生服务——
第九批国家组织集采41种药品,中选药品平均降价58%;全国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完成约150万套(间);各级政府直接支持就业创业的资金超2000亿元……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形势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持续团结奋斗。“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从来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从国际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商文江委员认为,新征程上,我们就要靠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凝心聚力、团结奋斗,用实际行动筑起防范化解各种风险挑战的铜墙铁壁。
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和衷共济、共襄大业
宏伟蓝图鼓舞人心,时代号角催人奋进。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代表委员表示,我们靠团结奋斗创造了辉煌历史,更要靠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要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敢作善为,为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思想就是力量,旗帜引领方向。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一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新的学习竞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在全党深入展开。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发展。
“理论学习越自觉,实践行动越主动。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中国共产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优势,也是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为团结奋斗指引了正确方向。”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万立代表说,“新征程上,要坚决维护和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激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团结奋斗的工作举措和实际成效。”
齐众心、汇众力、聚众智,坚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画出团结奋斗的最大同心圆。“我深刻体会到,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履职的思路更加清晰、行动更加坚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中心主任医师敖虎山委员表示,“履职工作要胸怀‘国之大者’、情系‘民之关切’,围绕中心工作和百姓关切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与各族人民一起想、一起干,朝着团结奋斗的目标不断前进。”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以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目标鼓舞人、激励人、感召人,以强大的政治凝聚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满腔热忱地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翼代表说,“要众志成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激发经济社会活力,不断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斗争强骨气,发展增底气,团结奋斗精神在披荆斩棘中凝聚——
过去一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捷报频传,一系列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令人振奋;面对洪涝、地震等灾害,基层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勇于担当……同困难作斗争,是物质的角力,也是精神的对垒。
“我们充分认识到前进道路上进行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发扬斗争精神,以顽强斗争精神和实际行动捍卫了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中国科学院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马一德代表表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也是一项充满风险挑战的宏伟事业,必须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分析研判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保持战略清醒和战略定力,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人民日报记者刘军国、秦瑞杰、肖家鑫、贾丰丰参与采写)
寄语
高春艳代表——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人口众多是中国的基本国情,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黑龙江省穆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推广研究员高春艳代表表示,要团结一心、拼搏奋斗,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促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深度融合,系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打通农技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
“未来会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足的干劲,持续提升农技推广服务能力水平。”高春艳代表表示,要让新技术新品种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赋能助力,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
(人民日报记者华璐月整理)
张锁江代表——
依靠人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团结就是力量,奋斗开创未来。”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南大学校长张锁江代表表示,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尊重教育规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培育壮大新动能为发展目标,答好“教育强国、高校何为”的时代课题。
张锁江代表表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要加强以高质量为导向的教育模式改革,培养面向国家发展需要的人才,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实践实习环节比重,培育创新创造能力。强化有组织科研,夯实人才、平台和政策基础,充分发挥科研对人才培养的作用,进一步引导高校师生把个人奋斗汇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洪流。
(人民日报记者张文豪整理)
孙晓光委员——
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近年来,我们聚焦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项目,提升改造老旧小区,加快供热管网改造。与此同时,拓展城市绿色空间,加大力度增绿补绿,提升主次干道街景绿化。”天津市东丽区副区长孙晓光委员说,在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过程中延续城脉、文脉、商脉,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孙晓光委员表示,要不断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时刻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忧群众之所忧,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人民日报记者李林蔚整理)
欧彦伶委员——
发挥经营主体积极性创造性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要发挥经营主体积极性创造性,带动更多人富起来,凝聚起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商务局局长欧彦伶委员介绍,当地以服务企业需求为重点,聚焦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大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联合文旅部门,借助贵南高铁正式开通后客流增长的契机,举办各类文旅促消费活动,拉动餐饮、住宿等行业发展。
欧彦伶委员建议,搭建产销平台,进一步整合产品资源、拓展销售渠道,让更多经营者参与到特色产品的市场拓展、品牌培育中来,持续做大市场蛋糕,不断分享发展红利。要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农产品出村进城,满足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要,推动城乡生产和消费有效衔接。
(人民日报记者刘博通整理)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