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加大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改革力度,将人才评价的‘话语权’交给用人单位和市场,实行‘谁用人、谁评价、谁发证、谁负责’,为技能人才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随着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推行,覆盖面不够广、社会认可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等与之相关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孙景南建议,完善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为技能人才搭好“成长阶梯”。
【现状】
传统评价方法难以全面评估技能人才的实际能力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而作为衡量产业工人技能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的职业技能认定和评估,正是促进劳动者技能提升、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新发展阶段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不断加快,促使各行各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传统的技能人才评价方法局限于学历和工作经验等硬性指标,难以全面评估技能人才的实际能力和潜力。2020年11月,人社部印发《关于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向用人主体赋权,由各级各类企业自主开展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随后,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进入大众视野。2023年,人社部门累计遴选3.3万余家用人单位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全年超过1200万人次取得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孙景南
【建议】
建立科学完备的评估体系,让技能人才“墙内开花满园香”
“虽然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发展势头良好,但我们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各地在推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作为一名来自一线的产业工人,孙景南十分关注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比如,企业、院校的技能认定证书不能在其他地区或单位得到认可,既影响了企业、院校和职工参与技能提升的积极性,也让技能培养的广度和效用大打折扣。”对此,孙景南认为,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加快扩大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覆盖面,支持大中型企业及职业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向社会开放。
如何避免企业、院校的技能认定“自说自话”,在增强认定工作的专业性的同时又能提高市场化、社会化参与程度?孙景南建议,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评估体系,涵盖不同行业、不同职业的核心技能要求,根据不同等级对技能要求进行具体划定,形成等级标准,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发展进行更新和完善。同时,指导和鼓励职业院校、大型骨干企业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行业企业评价规范,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才参加职业技能评价的标准条件,与国家标准形成有机衔接,并向社会和地区有需求的中小企业和产业工人开放,确保证书具有公认的效力。
【呼吁】
为技能人才发展成长“架梯搭台”,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
为了让技能人才在更大范围、更高平台上获得公平发展机会,拥有更加宽广的成长阶梯,孙景南呼吁进一步放开企业和职业院校等评价单位向社会开放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和发证的资格,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充分释放自身的培训能力和评价资源,让有需要的职工有更多选择获得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从而大大提升高技能产业工人的数量和比例,持续激发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
“此外,还要加强宣传引导,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社会化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重要性和价值,增加社会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知晓度和认可度,提高认定活动的影响力和公信力。”孙景南说,“通过设立晋级补贴政策激励产业工人自觉参加企业组织的技能等级认定,鼓励企业建立技能人才与职业薪酬、岗位聘任相衔接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继续拓展技能型员工职业发展通道,有效稳定企业用工。”
(江苏工人报通讯员宁人宣 记者陶睿)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www.workercn.cn. all rights reserved